【#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欢迎阅读!

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
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
2021年初,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是对高校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提出的具体要求。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2021年4月,教育部在上海专门召开了全国辅导员工作会议,这在我们国家教育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由此看出中央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长周济都作了专题报告,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出台了许多明确的规定。2021年7月,教育部发了24号部长令,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就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发展、管理考核作出了系统的规定。 可见,党和政府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面临的时代背景、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等的变化而面临诸多的挑战,大学生在诸如心理健康、人生规划、职业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专业的咨询与服务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以前的经验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辅导员具备更加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多种工作技能,迫切需要进行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这一意义上说,建设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选择,这
支队伍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角色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二、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是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专业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达到辅导员职业资格要求,通过严格的考核、晋级、淘汰等完善机制,长期保持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相对稳定性。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
(一)充分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辅导员职责 在高校里,辅导员是最贴近大学生、最能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各级领导要增强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进一步强化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理顺辅导员岗位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在角色定位上要有由事务管理员向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的思想认识,从办公室走出来,从杂务中解脱出来,走进学生群体,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工作方式上要有由传统经验型向学习研究型转变的思想认识,要多学习、多研究、多思考、多,与时俱进,用科学的观念指导工作,处理问题。
(二)科学选聘,建立规范的职业准入制度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理论素养要求很高。高等学校要切实转变以前认为“辅导员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干的工作”的错误认识,高度重视辅导员的选聘工作,严格招聘程序,严把入口关。要逐步建立科学的资格认证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制定实施辅导员资格认定办法,凭资格证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0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