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生平介绍

2022-08-15 12:45: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柳宗元生平介绍》,欢迎阅读!
柳宗元,生平,介绍
柳宗元生平介绍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字子厚,汉族,河东(在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人物生平 籍贯之谜

大文豪柳宗元到底是哪里人?他是“河东人”(河东即今山西省运城市)这点为学界共识,至于具体为河东地区哪里人却长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13年,运城市名专家张号立在查阅了当地各县市地方志并实地考察后得出准确结论:“柳宗元为运城市永济(县级)市虞乡镇人。”至此,柳宗元籍贯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大家有了自己确切的家乡。 张号立在考证时态度十分严谨,他曾在永济虞乡镇学习工作过两年,还曾去过柳家坟茔看过柳家先祖墓碑。他先后查阅了柳宗元本人写的《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清代的《虞乡县志》等可靠文献,指出:

①柳宗元在《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八·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文中,谈到他的父亲(柳镇,曾任殿中侍御史)时说:“唐贞元十二年十二月庚寅,葬我殿中侍御史河东柳公于万年县(在今西安市)之少陵原。公讳某字某,邑居虞乡。 ②清光绪年间《虞乡县志》“柳子厚堡,在县北二里刘家营,颓垣尚存。今呼为城厢……唐柳子厚先茔,在县北阳朝村东南有数大冢,今其地犹称柳家墺。

因此,柳宗元的故乡准确的来说,是今天的运城(地级)市永(县级)市虞乡镇。

至于曾有资料称柳宗元为”解人“、”运城县人“、”解州镇“等说法,张号立也从河东演变史入手解释了这些说法的来源和妥当程度。


1999年海潮出版社上册《运城地区志》第83页载,北魏时期,河东郡辖北解(临猗县西南)、南解(永济虞乡)、安定(今解州镇一带)等五县。这里的北解、南解就是历史上的“解梁”(中包括解州),这个时期“解”的外延远大于当前“解州镇”的外延。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柳宗元是“解人”1994年三联书店《运城市(盐湖区前身县级市)志》第5页载“秦置郡县,安邑为河东郡治所,解梁属之。西汉安邑为河东郡首县,始置解县。北魏、西魏(时期),解县先后更名安定、南解、绥化、虞乡。从此注知,在秦时,柳宗元的故乡河东郡管辖过解梁,在北魏、西魏(时期),解县叫过南解、虞乡几个名字。说他是“解人”情通理顺。

再说柳宗元“今山西运城县”人,亦有据可查。1999年海潮出版社上册《运城地区志》第86页载,19547月,虞乡县和解县合并为解虞县,1959年又撤掉解虞县划归新设的运城县,这是柳宗元为“运城县人”说法的原因。 至于说柳宗元是“运城县解州镇人”,属于误解。1999年海潮出版社上册《运城地区志》P84载,唐朝时期,河中府(河东)管辖河东(永济西)(运城解州)虞乡(永济虞乡)11县。按北魏时期区划建制,柳宗元故居在“南解”,也叫“南解梁”亦即秦时的“解梁”。这是人们说他为解人的历史依据。有些不知真情的人就按北魏时期及秦时区划建制的说法(即柳宗元为解),把唐朝时的柳宗元误说为“解人”,因为唐朝时“解”主管现今“解州镇”,进而又误说是“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其实他是唐时河中府(河东郡)虞乡人,并非唐时河东解人。概括说他是唐河东人是可以的。

1994年三联书店《运城市志》第8页载,1960年之前,解州是历史上解州的治所和解县、解虞县政府所在地,名叫解县城。《盐湖区新志》解州1945年驻阎锡山第七行政专员公署,1947426日解放,设解县民主县政府。195471日与虞乡县合并为解虞县,县政府驻解州。1958年合并于运城县,设前进人民公社,1961年更名为解州人民公社,198310月为撤县设市的需要,分出五龙峪乡政府成立解州办事处。19974月,撤办建镇,成立解州镇人民政府。2001年撤乡并镇后,车盘乡、常平乡、五龙峪乡、解州镇组成新的解州镇。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1997年之前根本不存在“解州镇”。解州镇建置后,也根本没有与柳宗元故居永济市虞乡镇在区划方面发生过联系,至于《辞海》和《唐诗鉴赏辞典》分别在19801983年注柳宗元是“解州镇人”这些情况,均属对河东演变史的误解,应纠正为”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 早年生活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祖上世代为官。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7] [8] 773年,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长安。四岁时,母亲卢氏和他住在京西庄园里,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公元785(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久,他回到了长安。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lY.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