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调皮幼儿教育的思考及对策》,欢迎阅读!

调皮幼儿教育的思考及对策
何谓 “ 调皮幼儿 ” ,这里指的 “ 调皮 ” 幼儿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
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在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调皮幼儿,他们人数不多,但 “ 作用 ” 可不小,很多老师遇到这些调皮幼儿往往束手无策,那么如何对这些调皮幼儿进行教育,使他们既发挥个性特长,促进良好发展,又能很好地遵守班级常规,成为大家
喜欢的幼儿呢?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有所启迪。 一、以平和的心,保持理智 ,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对于“调皮”幼儿,不少老师往往把他们的淘气、打闹、喜欢搞“恶作剧”等行为看成是有意破坏、捣乱,并随意扣上“坏孩子”的帽子,这势必给幼儿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便不难看出,“调皮”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并没什么两样,只是程度上更强烈一些;许多“调皮”行为还蕴涵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往往反映出孩子有主见,好争斗则体现出孩子有进取心等。只是当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或者强度过大时,就需要我们理智地对待,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调皮原因,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对于为了引起教师注意的调皮幼儿,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要让他们知道老师很喜欢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让他有一种安全感;对于好奇心很强,积极探索的调皮行为,教师要给予理解、支持和引导;对于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的调皮幼儿,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教师在教育调皮幼儿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检查自己是否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检查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等等。总之,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从幼儿的特点来看调皮的行为。 二、强化优点,淡化缺点。借助榜样,应势利导
“调皮”幼儿虽然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平日要善于观察发现调皮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对其优点或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其缺点教师装在心里,但不要在其它幼儿面前过分强调、夸张,促进他们有效的、良好的发展。幼儿十分喜欢模仿,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直观的事例和具体生动的形象教育比接受道理要快得多,因此教师要大量运用榜样,教会幼儿学会分辨是非,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特点,因势利导,促进幼儿的转化。 三、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玩乐和“发泄”的机会。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玩具、学具,让幼儿有东西可玩、可操作,这样,他手里有。事”干,就不会到处乱跑了。“调皮”幼儿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剩余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一些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对于那些聪明、“鬼点子”的调皮幼儿,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引导他们想办法解决,努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家园配合,共同转化
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是造成幼儿调皮的重要原因。我们教师尽可能了解每个孩子的背后以及在家情况,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向家长传授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召开有关专题家长会,在家园联系栏定时张贴相关的育儿知识,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每一滴进步和需要配合之处,定时家访和电访,尽可能使家园的教育一致,共同转化 “ 调皮幼儿 ” 。
“ 调皮 ” 幼儿的转化并不是简单容易的,而是长期的、反复的。总之,对待“调皮”孩子,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一时改不了的要耐心等待,积极引导,要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孩子总有变好的一天;而暂时改变了的要注意巩固,不断强化,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c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