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素材(乐观励志篇)

2022-11-04 01:56: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6高考作文素材(乐观励志篇)》,欢迎阅读!
励志,素材,作文,乐观,高考
【绝妙作文素材】|马云:数学1分也能成功

2015年二月,马云作为主讲人,参加了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马云与青年有约,从梦想到成功创业”交流会。这是马云正式成为“湖畔大学”校长后的首次开讲。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数学考过1分,大学考过3次。我考进大学,是杭州第四流的大学。”马云坦承,在所有人看来,自己都不具备创业的可能。马云说如果他能成功,那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因为开始时期的他没有资源、没有学识、不被人看好。马云认为,既然要选择创业,就不必在乎自己的学识,因为创业的成败的确不靠学识,关键在于你敢不敢迈出那第一步。“考进哈佛自然很好,考进杭师大也不差。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考得不好的人。考不好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 情商很高的人一定吃过苦

演讲中,他说根本没有想到15年来有这么多艰难,有这么多麻烦,这么多痛苦。他说:“我以前特别喜欢看香港电视剧,老板什么事都不干,雪茄抽一抽,很气派的样子,我想有一天我也做大了,或许就没有麻烦了。现在明白了,企业越大,麻烦越多,责任越大。还不如自己在小房间创业的时候。有人讲马云你很智慧啊,哪来的智慧,智慧的人肯定都是很倒霉过来的人。所有智慧者都是吃过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才走过来。知识很好的人、智商很高的人未必吃过苦,情商很高的人一定吃过苦。” 给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

1995年,马云发现互联网有一天它会改变人类,可以影响人类的方方面面。但是它到底该怎么样影响人类?这些问题在95年没有清楚的答案。于是,马云请了24个朋友到我家里,他对大家说:“我准备从大学里辞职,要做一互联网。”他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来说服24个人,两个小时以后,23个人反对,一个人支持。但是经过一个晚上思考,第二天早上他还是决定辞职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走到今天回过头来想,当我们看见很多游学的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晚上出门之前说明天将干这个事,第二天早上仍旧走自己原来的路线。如果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那永远都没有机会。 给自己一个承诺,坚信事情能够做好

“我把自己称做一个盲人骑在一个瞎的老虎上面,所以根本不明白将来会怎么样,但是我坚信,我相信互联网会对人类社会有很大的贡献”。马云说:“有了一个理想以后,我觉得最重要是给自己一个承诺,承诺自己要把这件事做出来。当你坚信一件事情能够起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承诺说准备多久,干多久,然后把它干出来。他说,改变别人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是改变世界,创业中,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了,世界才有可能跟着改变。 多看失败的教训 少看成功学

“成功的路有很多条,但是失败的原因几乎都是一样的。”马云说,工商管理课程用各种案例学习教别人如何成功,不过,学了太多成功的例子恐怕就觉得自己飘飘然了,把很多事都固定化了。在阿里成立前5年,他几乎每天都会搜集公司失败的案例发给公司的每个人看。尽管如此,阿里犯的错误,绝不少于其它公司。但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仍然不断坚持,从别人失败的经验学习。理想是坚定一件事情,并且有计划、有实践、有行动,一点点把它变成现实。马云认为,梦想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的,需要用坚持与行动来浇灌,并坚定地向目标进发。

他们当年也不过如此!

下面古今中外的才子精英们,在学生时代都是戴着差生的帽子度过的。正是这些被同学们看不起的差生,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又是如何成为历史社会中的精英分子,更新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呢?他们懒惰过,但勤奋了;顽劣过,但沉稳了;失败过,但成功了。他们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做了某一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件,而在于他们自身对于做成某一事件的勤奋与执着。

1.【德】 爱因斯坦,美国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幼年三岁多还不会讲话,九岁时讲话仍不通畅。在小学和中学时,他的功课很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他的拉丁文老师曾经公开说他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甚至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成功秘诀: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 2 .华罗庚,中国著名数学家。

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华罗庚学生时代贪玩,功课一度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当语文老师笑华罗庚的字写得像蟹爬过的一样,毫无才华可言。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反驳说,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

进入金坛中学后,确切地说是遇到王维克之后,华罗庚便深深爱上了数学。相信这位伟人的诞生与老师的鼓励和教导分不开。

3. 冯特,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构造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科学理学的创始人。

青少年时期的冯特,看上去不会有半点出息,不爱学习没有才气,甚至可以说有些傻气。在学校里,他常常走神,神情恍惚。学年结束的时候,他没有课程及格。父亲过世后,家中生活来源突然断流,他才意识到身边的现实。接着他变化惊人。这年秋天他去了海德堡大学重新学习医学3年时间内完成了学业,并在1855医学全国会考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接着拿到硕士学位,成为心理学教授并一生从事心理学研究 4、牛顿——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它秘诀,唯有勤奋而已。

牛顿12岁时在班上成绩名次靠后,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身体比他强壮、功课比他好的同学蛮横无理地欺负他,虽然平时很怕这位同学,但此时牛顿奋起反抗,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那同学只好屈服。牛顿也从此事看到一个道理:只要下决心,就能把它制服。于是他开始在学习上也用上这个劲头。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在数学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久,二十二岁的牛顿发明了微分学,在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5、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看木偶戏。书包藏在附近的土地庙里,看完戏回来才发现书包不见了,他着急了一会又转念一想:书包不见了,也不是什么大事,照样可以上学。可是,这些都瞒不住老师,第二天,沈从文受到了老师的责问还理直气壮,气得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他: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

后来,老师有把沈从文带进办公室慢慢开导:树木是往上长的,你却要往下跪。人必须要求进取,不能自轻自贱而要自尊自贵。果然沈从文吃软不吃硬。经过耐心地说服教导,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性,成绩上升很快。



以上所列举的还有没有列举到的精英伟人们,他们都曾是老师眼中的笨蛋,班上的落后分子,最后却为社会乃至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论他们来自何处,他们家境如何,兴趣的差异,他们都曾有着同样不如意的学习经历,正是这些失败,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最后做出了令人敬畏的成绩。而他们自己却是清楚地知道收获的背后埋藏着多少心酸泪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cE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