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幽默乖讹的再现PDF》,欢迎阅读!

幽默乖讹的再现PDF
王尔德喜剧的语言极富个性特点,给翻译造成了一定困难。可以引入语言学幽默理论中的“乖讹论”和“乖讹—消解论”,从常识乖讹、社会文化乖讹、修辞乖讹、语意乖讹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乖讹运行的机制和相应的翻译策略。
标签:乖讹;乖讹—消解;幽默乖讹翻译
一、幽默乖讹与再现乖讹手法的困境
乖讹是指事物不相称、自相矛盾的状态或性质。当预期同现实之间存在差异时,就构成了一种乖讹。Suls认为乖讹是衡量一个话语或事件是否幽默的必要条件。幽默的乖讹理论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乖讹一消解论。乖讹论与乖讹—消解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主张乖讹是产生幽默的充分条件,乖讹的存在本身已足够引起幽默,不需要解讹过程。如Nerhardt指出,幽默的产生是两种心理表征对立的结果,幽默刺激与预期差距越大,就越幽默。然而,许多学者认为包含解讹步骤的幽默趣味性更强。乖讹—消解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对幽默进行解读,将幽默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建构阶段——建立初始框架以及同该框架一致的意义,为乖讹打下基础;乖讹发现阶段——幽默的妙语句违背了伴随初始框架建立的预期;最后是解讹阶段——从另一更高层面重新解读幽默,以消除妙语句与先前预期之间的冲突。
暂且将乖讹论和乖讹—消解论间的分歧搁置不议,我们可以发现以乖讹的形式来达到幽默效果的例子在众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喜剧大师王尔德的作品The Importance ofBeing Earnest就将乖讹的喜剧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人心。首演之夜幕落之际,全场观众起立,再三欢呼。事后饰演Algernon的演员对王尔德传记的作者说,当晚的盛况,是他53年台上经历所仅见。王尔德正是通过构思遣词造成乖讹,使句中人物的道白活泼机智,语惊四座。对于译者而言,如何将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冲突生动再现,是翻译王尔德喜剧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原作者和译者的最终目标都是营造幽默效果,但是完成任务的机制却截然不同。原作者面对的是源语受众,预期已然存在,方式是通过构思遣词让现实与预期之间形成对立;译者面对的是成文的作品,作品中已经建构起冲突的格局,此时就需要让译语受众产生与源语受众相同或相似的预期,才能实现冲突的幽默效果。译者为了再现幽默就需要全面把握作者的用意,以不同的翻译策略应对作者采用的不同手段。本文将从实现乖讹的四个途径人手,通过对比The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的余光中、张南峰两译本(以下分别称余译本、张译本),依次分析乖讹运行的机制和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乖讹手法的分类与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常识乖讹
这是一种通过制造与一般常识之间的冲突达到幽默的效果的方法。对于翻译
而言这是较为简单的一种。从理论上来说,由于作者利用的预期是一般常识,译者只需如实还原,译语受众便可以理解。然而在翻译实践中问题似乎并不简单。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y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