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全部古诗及译文(打印方便、适用)》,欢迎阅读!

【小学三年级 】
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
我在异乡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
来.
【注释】
①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②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③回:转变方向。
④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⑤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就好像水要溢出。
② 方好——正显得美。
③ 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④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⑤ 相宜:也显得美丽动人。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打扮。
④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
【译文】
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春日 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总是:都是。
【译文】
我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来到泗水边观花赏草,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译文】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烛影深:烛影暗淡,表明烛已残,夜将尽。 长河:银河。 渐落:渐渐西沉。 晓星:晨星。 沉:落。
应悔:定会悔恨。
偷灵药:指偷长生不死之药。 夜夜心: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