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成了终身烙印

2023-01-22 16:3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一学历成了终身烙印》,欢迎阅读!
烙印,终身,学历,成了
现象:第一学历成了“拦路虎”



6 2 日,南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单位) 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报名资格审查现场南昌市第二中学,杨倩 (化名) 拿着一大堆证书,焦急地站在上千人的队伍里,她准备报考南昌某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师岗位。可好不容易进了场,对方一看她的第一学历为“中专”,最高学历为某师范大学脱产成人教育本科,在资格初审时就将她刷了下来。杨倩不甘心,又挤到专家咨询台前咨询:自己教龄 7 年,也是经过全国成人高考的选拔,并且脱产学习 2 年,为何得不到一个初试的机会?南昌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的

回答很干脆:没有报考资格!

遭遇第一学历之痛的不只是杨倩。今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毕业的王凯,应聘省内某高校大学教师,该校的回答是:“我们要求第一学历为‘211 工程’高校的学生,你第一学历就读的江西财经大学暂时不属于,因此没有资格面试

因为第一学历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杨倩和王凯都没能获得考试资格。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因为学历门槛而被拒之门外的人不在少数。在这些人看来,第一学历的门槛给他们带来不可言说之痛,就业的道路因此更加艰辛。

求职者:第一学历成了终身烙印?

记者在南昌市教育局发布的招聘公告中看到了“招聘范围”:中学教师面向全省招聘国家计划内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第一学历) 的毕业生 (含在职人员)小学教师面向全省招聘全日制普通院校专科 (第一学历) 及以上毕业生 (含在职人员)

杨倩纳闷了,她说自己 1996 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某市师范,成了国家包分配的中专生。那时候中专“吃香”,只有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才能考上。现在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大中专学生的分配体制,用人单位和个人进行双向选择,比起中专,更多人愿意接受普通高教育“这样看来,我们中专生就不优秀了?”工作后的杨倩不甘落后,经过 7 年的刻苦努力,她陆续获得自学考试的大学专科学历,又参加了成人高考在某师范大学本科脱产进修班取得了本科文凭,本打算参加教育局统一招聘考试,找到更高的起点和平台。“谁知初试就没了机会。难道第一学历成了我的终身烙印?今后无论我怎么努力深造,获得的学历和文凭再高,在用人单位眼中,我还是个没有机会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竞争的中专生?”

同样不解的还有王凯,她说:“如果用人单位都以第一学历为衡量标准,那我们还读第二、第三学历干吗?”

用人单位:我们要选拔更优秀的人才

带着杨倩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南昌市教育局。据该局公开招聘教师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介绍,这次招聘要求报名者第一学历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参加成人高考学历教育二次进修等获得本专科文凭的人都不具备报考资格。工作人员认为,这样的招聘条件并未违背国家有关政策。教师岗位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他们


提高门槛也是希望招到高素质人才。

“仅凭第一学历就足以判断报考者是不是高素质人才吗?”记者问。

“我个人认为,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整体而言,学历层次、知识点的专业水平,比第一学历是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要高很多。工作人员回答:“双向选择指单位可依据要求选人才,人才也能选岗位,所有用人单位都希望择优录取。

记者又就此事咨询了省人事厅,该厅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现在单位选拔人才有充分的自主权,招聘条件由他们拟出,报人事部门批准。事业单位的招聘条件以公告为准,若公告中未做要求的条件,考试中却当作理由拒绝报考者,可找当地人事部门投诉。以王凯为例,在其应聘高校发布的招聘公告中,未要求第一学历为“211 工程高校,却在面试中以此为由取消她的资格,完全可以投诉该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涵盖了成人高考统招取得的学历,而南昌市教育局根据岗位需要对第一学历有所规定,并不违背国家政策,只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只有提出民族、宗教、性别等歧视性条件,人事厅才能判定单位是否涉嫌就业歧视

自考生别让“第一学历”绊住你成长

随着年后就业高峰的临近,各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的招聘条件也成为大众的眼球焦点。其中,重要的一项即“学历门槛”。原本企业用学历高低作为衡量人才优劣的标准之一无可厚非,但如果因第一学历不是重点大学而将求职者拒之门外,就有招人口水之嫌了。

然而,这是事实,许多研究生都在就业道路上切实感受到了一学历所带来的不可言说之痛。

现象

省内某高校毕业生高焱今年下半年研究生毕业,前两个月到北京参加招聘会,看中了一家 IT 企业。谁知还没谈两句,用人单位就以第一学历不是重点大学对他关上了大门。而他也亲眼看到一个仅有本科学历,其他方面条件和他差不多,但仅因就读于重点院校的同学幸运地获得了这个机会。回去后,高焱非常郁闷,同是硕士居然还分三六九等,自己的努力和辛苦都不被承认,“如果企业都以第一学历为衡量标准,那我们还读第二、第三学历干吗?这不等于自己给自己在就业道路设置障碍吗?”高焱很困惑。 详细点击进入 >>>

编者按:

我总觉得, 学历不应该等于能力。单位要招聘优秀的员工这无可厚非,可就看这学历,显然不是很妥当。很多事实说明,学历高能力低,学历低能力高的大有人在,为什么不注重能力,而要强调学历,把很多能力出色的人才排除在外呢?希望用人单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历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qW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