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2-10-30 05:5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欢迎阅读!
思维,研究生,博士,培养,医学


浅谈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 塑造创新人格

毫无疑问,做好任何一种事业都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的参与,这与其说是一种气质品格,不如说是人格的力量。只有在独立人格的力量基础之上产生的科研成果,才有可能是创造性的。塑造研究生的创新人格,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医学博士生,经过了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医学临床和科研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基础,毋庸置疑具有较好智力素质,也将肩负进一步促进我国学科学向前发展的重任。然而,多年的实践表明,医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不令人满意。而所有具有开拓意识、事业取得成功的人士,之所以有骄人的业绩,是与他们过人的个人素质分不开的。因此要提高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其科研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博士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献身科学精神。科学道德教育应成为博士生的必修课,教育博士生要正确处科学和名利之间的关系,课题的参与者和论文的署名者,首先应为责任的象征,其次才是荣誉。个人名利的获得,必须严守职业道德规范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获得。创新成果的产生,必须在求实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逻辑分析、严谨的试设计和严格的试验操作。



2 激发创新思维

当今世界,科技实力的竞争,实际就是科技创新性与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科研活动的灵魂,创新思维是产生创新的原动力,它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得到生动内容,即直觉思维形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包括联想、想象、逆向思维、逻辑推理等抽象的思维形式,对事物及其发展做出不同于寻常的分析判断。创新思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天才的人物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注意学习、长期培养才能形成[2]



对于医学博士来说,培养创新思维,应注重独立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品质和想像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要从学习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摆脱传统的束缚和习惯的影响,对已知或未知的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提高自己的见解开始。同时培养思维的敏感性,对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学术前沿和动态保持敏锐的观察,细心学习积累这些新鲜事物产生物质和思想背景以及使这些事物得以产生的思维上和实践上的方法,为日后的创造性科研活动做准备。




外,在教学上也应灌输创新的思想,培养创新学习、创新思考、创新实践氛围。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科研的实验设计实施、结果的总结以及合理的解释和论文组织及发表的过程。而且,在论文发表之前,一切创新都无法体现。无论是低水平重复,还是高水平重复,都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其论文均无任何创新可言,其学术价值也不会很高。因此,要求医学博士生要有勇气去突破,要敢于想,敢于闯,敢于实践,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同时,将创新的意识落实到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学校方面也应积极培养孵育创新的机制。



3 开展创新行动

3.1 培养博士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科技情报资料反映了国内外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科学工作者了解同行工作的窗口,也是确定课题方向的重要依据。博士研究生通过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可了解自己的研究题在国内外的进展动态摸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发现问题,出问题,甚至萌发新见解。随着目前信息情报获取手段的增多,使得研究生很容易获得大量丰富的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因此,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专家指出[3]研究生不能像蚂蚁一样只是简单的收集,也不应像蜘蛛只会构筑资料网,而是应像蜜蜂那样,对所收集的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把握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拟定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提供基础。



3.2 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博士研究的创新教育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教育的全过程。课程学习阶段,应侧重于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拓宽知识面,充实创新所必须的知识基础。有必要举办科研与创新方法讲座,使博士生掌握科研和创新的特点,还可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介绍其创新经历和科研体会等方式,再现中外著名科学家的重大发现或发明的背景、思维起点、灵感的诱发点等,使博士生直接感受其创新过程,领悟其成功经验和创新体会[4]。在科研论文阶段,应侧重于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请有关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创新性论证,由专家组对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保证学位论文有一个创新性的高起点。此外,从研究管理的角度看,还应结合校院的实际,建立有效的激励创新的机制,通过严格的竞争和淘汰机制调动博士生的创新主动性。



3.3 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博士研究生虽然已经接受了硕士阶段的科研训练,但硕士阶段的科研实践相对简单、单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缺乏科研实践经验和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及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还有的博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暴露出基础理论薄弱、专业知识狭窄、学术观点陈旧、语言表达不清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应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应加强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实践包括实验研究和学术实践。在实验研究研究生应掌握对新的实验技术或方法的实施和检验,如: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对比试验或预实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iF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