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两首《如梦令》比较赏析

2022-08-23 04:45: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两首《如梦令》比较赏析》,欢迎阅读!
如梦令,李清照,赏析,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比较赏析

作者:蒙瑞常

来源:《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年第09

李清照的词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描绘细腻心情。其语言风格明快自然,朴素清新流转如珠,充分体现词应6音律别是一家的创新主张。下面试比较赏析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 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以下简称《常记》) 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昨夜》)

两词均为小令,结构和音律上都是单词,33字,7句,5仄韵,一叠韵。表现手法上都侧重勾勒线条,写意传神,往往通过一两个字、一两句话,达到概括表现主题的目的。另外,从表现内容上看,也都是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都从醉酒、花美等自然界的变化中刻画主人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和青春的朴素感情。此为两词的共同之处。但从用语、造词以及意境内的创造上去把握,我们也可以从这两首词中看出李清照创作的不同时期不同特色。

一、主人公形象对比

《常记》写女诗人和一群的姑娘们荷湖荡舟、风雅脱俗的郊游,以空灵飞动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少女活泼开朗的性格。在她身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封建规范、礼教枷锁的影子,而大自然的晚霞落日、绿水红莲、鸥鹭水鸟这些景物却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天然的素朴与自由的印迹。这也说明了前期的李清照是一个性格活泼、热爱生活的女子。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她那蓬蓬勃勃的春春气息。 《常记》侧重动态描写,《昨夜》则侧重感情宣泄。随着婚后生活的变化和诗人感情的深化,作者已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成长为一个深沉好思的少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Z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