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翻过那座山

2023-02-18 08:4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只要翻过那座山》,欢迎阅读!
翻过,只要
只要翻过那座山

学情分析

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升入中学,已经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相对来说通过阅读达成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价值取向,获得精神力量,并对类似课文产生学习兴趣,也就是“学一篇带一类”的学习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本篇课文是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系日本作者衫美树子所写的散文,文章通过格言“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构文,以作者的切身体会启示读者应该具备坚定的信念,正确的面对挫折,一定能够达成目标,实现理想。在写作方法上采用象征与反复较有特色,对学生的写作也有一定指导性。而若采用常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生成高效,所以若能利用文题特点及作者的特殊身份结合时局,提升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工具

电子课文,PPT课件

教学资源

《只要翻过那座山》课文朗读《只要翻过那座山》PPT,《只要翻过那座山》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 感受课文内容,通过文本解读作者,感受“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对作者的鼓舞;

2 、重点理解“山”、“大海”、“海鸥”“羽毛”的象征义,领悟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 3、搜集有关励志的格言或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品读文中三次出现的“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不同体验,能联系个人的生活实践从而正确面对挫折,吸取文本的能量,助长面对困难的勇气,从而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利用文题特点及作者的特殊身份结合时局,提升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一句,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教学方法 1 通过情境对话激趣(通过谈话拔高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认识,确立它的可读性)2、合作探究法(学习目标的确定与难点分析)3、拓展迁引法(积累格言与写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出示高山图,看到这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引出学生相关话题,如山的名称、爬山的体验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日本作家杉美树子写的一句关于山的格言。(联系本单元主题,置疑读课题) 3、自读课题 二、探讨学习目标

1对于这篇选入中国小学教本的日本作家写的格言题材的文章,我们认为哪些内容值得我们探讨学习呢?(确立文章的可读性)

2、出示学习目标

1)说说少年在翻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环境,自我),他是如何战胜的?(课文内容)

2)“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结构,立意,语言)

3)少年能看到大海吗?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中心) 三、探究体验

1、范读课文,边听课文朗读边思考: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战胜的?(指名回答)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战胜的?并把相关语句用笔画出来。

3、细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少年爬山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怎样战胜的?

4、投影出示:“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5、理解课文中“山峦、大海、海鸥、羽毛”的象征意义。 6、理解“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的深刻含义。

四、感悟升华课文结尾:

在他的耳畔——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轻轻地回荡起大海的涛声。你觉得少年能看到大海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投影出示)搜集有关励志的故事,并记在摘抄笔记本上。 五、拓展延伸 你心中的大海是什么?你为寻找心中的大海翻越了哪些山头?把你想到的或经历过的,写一篇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VD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