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性差孩子家长如何引导

2022-10-07 11:3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律性差孩子家长如何引导》,欢迎阅读!
自律性,引导,家长,孩子,如何
自律性差孩子家长如何引导

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对孩子来说,自律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他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如果没有良好的自律心态,他便会被诱惑牵着鼻子走,从而让自己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远。

如果孩子总是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他就很难取得进步、得到真正的成长。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变被动为主动,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规矩。

晓波今年10岁了,由于妈妈上班很忙,对他的教育有些疏忽,不管他做什么,妈妈基本不管不问。

渐渐地,晓波开始变得我行我素,不管是谁说的话,他都不放在心上。 晓波在学校也是如此,上课不认真听讲,小动作特别多,不是乱动书本就是用笔在纸上乱画,有时还和同桌说几句话,老师严厉地批评他,他也只能老实几分钟,一会儿就又管不住自己了。

晓波的妈妈也很头疼,不能知道怎么办?

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做妈妈的就应该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升他的自律性。 建议: 01

与孩子一起制定约束的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想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就要让他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一个具有较强规则意识的孩子,也一定会有较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他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才能保证将来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因此,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约束的规则,让他学有所循,行有所依,这样他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在生活中以规则为行为准绳。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们可以制订约束的规则,比如孩子回家要先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不可以做其他事情,书桌上不准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写完作业要认真检查,自己收拾书包等。

无论孩子是遵守了制订的规则,还是违反了制订的规则,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通过我们的表情、语言、动作,孩子就会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慢慢地,他就会坚持遵守规则,自控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02

通过游戏训练孩子做到自律

孩子天性爱玩,游戏是他最喜欢的活动,而且游戏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性,游戏规则是参与者的基本条件。

如果我们经常和孩子玩游戏就可以让他懂得游戏的规则,并且遵守规则,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提升自律性。 03

教给孩子自我控制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行动前,很少考虑行为的后果。孩子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因此,为了提升孩子的自律性,我们应该教给他自我控制的方法,让他学会思而后行,先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管不住自己,经常做小动作,时不时说几句话。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让他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的后果,会不会带给自己和他人不好的影响。


当孩子认识到这样是不对的,会打扰老师的上课,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时,他自然就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

渐渐地,孩子的自我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就能管住自己认真上课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C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