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对策》,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对策
摘要: 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是学校与家庭的互动过程,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多元信息,学校如何帮助家长消化巨大的信息量,并转化为家长的生存及教育能力,是需要多元的指导形式来开拓家长的视界。 关键字: 小学; 家庭教育; 指导研究; 对策分析 前言:
“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首任教师.第一学校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等观念开始在部分家长心中扎根,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教育自己孩子健康成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家庭教育的质量,而且也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教育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的今天,学校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搞好家校共建,精心指导家庭教育,并把家庭教育工作当作自己份内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能有效沟通与融合,进而不断提高家长的育人能力,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学校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高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整体效能
随着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家庭教育指导成效在对校的效能感有影响,因此,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多方面提升学校的效能感。 1. 完善学校家庭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首先,构建目标管理体系,学校的管理层在对教师岗位要求基础上,从教育实际需求出发,确立目标,通过发挥学校管理职能,坚持“管陪”结合,做到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第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根据问卷中对响教师实施指导因素的调查结果来看,学校的重视程度、对指导的要求考核以相关的奖励支持对教师开展指导的积极性和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第三,教师定个人发展计划,实现自我管理,教师的职业规划应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容,也可适当划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加强学校教育指导对象的针对性和层次感
不同的家庭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是因为家庭发挥不同的教育影响和作用。童与青少年身心成长过程中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和主要社会关系,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儿童、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家长的品德修养、教养态度和方式,家长的期望,家庭氛围等等,弄清这些题对我们开展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将共性的教育融入个化的个性指导中,努力傲到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因材施教”。 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效能 1. 更新家长教育观念
在夸美纽斯的伟大而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己把人理解为“可教育的动物”,实际上,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为一个人”。家长首先是一个可以接受教育并接过教育的人,不论文化程度如何,走出校园后,存在心底的对教育的记忆将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大部分小学生家长曾经接受的是忽视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学校应试教育和家庭传统教育,在教育下一代时,潜移默化地传承了自己的教育基因。中国古语“每日当三省吾身”,家长应保持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反省家庭教育
是否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否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等等。省身以明理,家长的自我教育有利于帮助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 充实家长教育理论
不论家长从事何种职业,家长的首要职责是教育孩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没有获得资格证书就可以幸福上岗了。但是教育不仅仅需要爱,更需要的是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理论空洞无物,离现实遥远。但是家庭教育理论高屋建瓴浓缩了家庭教育的精华与经典,掌握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有助于指导实践。原因很简单,会游泳的人可以在湍急的河流中气定神闲地驾驭轻舟,掌握理论的家长可以在变化的家庭教育中从容地以不变应万变,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 3. 增强家长教育信心
文化程度低的家长重养育,把教育孩子智育及培养孩子情商发展的责任,转交给了学校,家长被动接受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缺乏主动性。家长表现出对自身教育不自信。有些家长觉得在家庭教育中力不从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家长缺乏自信,也对教育效能感产生影响,没有自信的家长首先说服不了自己,就无法正确教育儿童。许多职业是可以重新选择的,但是“家长”这一职业在上岗后就无法推托,教育好儿童、把儿童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家长的„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克服畏难情绪,才能增强教育信心。 4. 加强家长的职前教育
家长的职前教育,不属于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是从中衍生出来的一条建议。在调查研究中,看到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心力交瘁,很同情父母的处境,近年,婚姻家庭指导师的资格认证悄然走红,许多年轻的夫妻愿意去学习与婚姻和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同时,社会也有很多热心于家庭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在呼吁推出“家长资格”的认证。笔者认为,“家长资格证书”的推行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水平,也将为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减负。 三、结束语
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多数来接受到系统的家庭教育学习和培训,在工作后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以自己摸索和自学为主,对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建议在师范教育阶段增设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类的选修课程,使在职前阶段的师范学生能提前储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在社会实践和实习阶段对家庭教育指导做出一定量度的要求,使师范生对这项工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对此领域的关注和兴趣。
教师与家长的真诚交往是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而对话既有说的讲究,又有听得学问。所以,家庭教育指导的第一声呼唤就是;倾听真正的倾听是真正的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精神,实现家长和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3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