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外培训机构补课情况检查周报》,欢迎阅读!

校外培训机构补课情况检查周报
近日,随着教育部“双减”文件、严查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通知等相继落地,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和有偿补课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更成为全省多地教育局这个暑假的督查重点。“请出示一下机构办学资质文件”“你们现在教的内容就已涉及提前学”教育局检查组突击检查了宁波城区多家校外培训机构。
早上9时半,检查组来到了中山路附近的一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机构。这个培训机构规模在2、30个班,我们到达时,正有4、5个班在上课。
一走进机构,检查组负责人先查看了机构的各项办学资质文件和教师资格证并随机抽检了几位老师,“除了确认是否为本人证件外,我还要确定他们所教学段和科目是否与证件一致”。检查经验丰富的检查组成员还特别注意细节,看到前台的付费二维码,他们通过扫码转账1元的方式,来确定机构提供的为对公账户。因为如果机构偷用私人账户,那么家长付费后的资金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
看似一切顺利的检查工作,在检查组走进教室开始跟孩子们了解培训内容时,有了转折。虽然教室里并没有教材等,但两名新五年级和新初三的男生在聊天中透露:自己是来培训机构上下学期的新课的,复习课和新课的比例差不多为1:2。边上陪同检查的机构负责人小吴顿时面露尴尬,而检查组负责人的神色则严肃起来。“培训进度超过所在县(市)区中小学同期进度和相应的国家课程
标准,正是我们此次暑期校外培训机构检查的重要内容。”该负责人说,根据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管理制度,一家培训机构每年的信用分满分为12分,这一违规行为将被扣除3分,同时该机构也失去了本年底评五星级培训机构的机会。但在检查组看来,扣分只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做好引导工作。
实际上,机构顶风上新课,主要还是为了以此吸引学生。“国家已经出台‘双减’政策,你们眼下更应该做的是考虑转型问题,例如能否转型为托管班。如果需要业务咨询,随时可以联系区教育局。”检查组负责人的一番话,让小吴连连点头,他说自己也已经在尝试转型,而且在区教育局多次提醒下,该机构并未向任何家长预收秋季的学科培训费。
此后,我们又跟随检查组前往2家校外培训机构突击检查,情况都比较不错。“因为我们经常会抽检登记在案的校外培训机构,6月份开始还进行了集中整治,所以整体上问题不多。”中午,在吃盒饭的间隙,检查组负责人匆匆跟记者聊了几句。
而下午,检查组又有了意外发现。在检查完一家办学合乎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正准备转战下一站时,有检查组成员突然发现边上还有一家新开的培训机构。当我们走进机构时,坐在前台的一位年轻工作人员立即问起我们的身份。而她身边的办学资质展示栏,除了消防验收,其他都是光秃秃的,更提供不出教师资格证。倒是教师展示栏里,挂了多位显示为各类学科名师的照片。
检查组想要进教室检查,但被前台的这位工作人员百般阻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w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