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识字》,欢迎阅读!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掌握了这种工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俗话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副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谜。”郭沫若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近年来,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新课标提倡生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的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也是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初读阶段以掌握字音为主,渗透字义和字形。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 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认字形,并借助工具书理解部分词语。但孩子们在这一阶段往往不能认真去读书,那么这时我们老师要注意揭题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主动去学习字音,辨析字形,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
二:理解课文阶段,主要了解字义,巩固字音,继续渗透字形。
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分辨字义,巩固字音,再认字形。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段落中的句子,句子中的词,词中的字深入的了解,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如: 在
教《春天来了》这一课时,文中有一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了。”老师“探可以换成哪个词?”(钻)为什么不用“钻”而用“探 ” ?通过观察录像,老师接着解释,学生了解到“ 探 ”写出了春天小草的勃勃生机。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句子,在句子中理解 词,以至于字,既读准了字音又了解了字义。
三:学懂课文后,以识字形为主,巩固字音字义。 学生读懂课文后,对课文内容已经熟悉,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对文中的生字字音已经掌握,在这一阶段是以识记字形为主。那么如何识记字形呢?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比较。通过比较字与子之间,音形义方面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如“士”和“土”笔画相同,字形相似,但它们之间就有几个不同点。又如“眼、眉、看”等子,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字都与“眼睛”有关,由此可以概括与“目”做偏旁的字都与眼睛有关。还有些字可以通过偏旁的求同辨异来区别,如“抄”和“吵”偏旁表义。这样一比较学生就容易识记了。
总之,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灵活地运用“音、形、字三步走”的教学方法,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