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训练3—4

2023-02-19 14: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表达训练3—4》,欢迎阅读!
表达,训练,语言
语言表达训练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 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 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 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 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 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 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 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______。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______;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______ 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责)、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1.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语言表达训练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央视网联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类节目《你好生活》第三季于近日收官。这档节目主要面向年轻观众,既突出了青春视角,也营造出了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是一个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的节目。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第四期节目《泉源》。主持人和嘉宾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梧桐山,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路去寻找泉水源头。一行人一边艰难地行进,边讲述着四渡赤水的故事,感慨长征路上的①。这次“饮水思源”之旅让观众再次感叹美好生活从来不是②的,而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蹚平了崎岖换来的,“就像我们喝到清凉的泉,别忘记,它一定有源”。

《你好生活》没有陷于琐碎的日常,而是以真实动人的故事、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段,将宏大的时代命题③。为民小学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脱贫攻坚的生动答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输城区的北京怀柔山村,是乡村振兴的名片;散落在稻田间的一座座民宿,生态优化孕育出的金果银果.....正是时代发展,成就了当下的美好生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 )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喝粥还是喝牛奶? 有学者认为,早餐不能喝粥,要喝牛奶。 早餐作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顿饭,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填饱肚子”。《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中建议,早餐应提供全天25%- -30%的能量。粥里缺乏优质蛋白和植物中的维生素,让孩子喝一大碗粥,肚子就没有空间再装下鸡蛋、蔬菜、牛奶、肉类了。② ,多留点空间吃肉、蛋、奶、蔬菜这些营养更丰富的食物。

一份合格的早餐应该是这样的:1.富含蛋白质,“充足的牛奶和鸡蛋”,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日常早餐可以是一个鸡蛋,200- -250mL;2.富含碳水化合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实碳水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包子、面条、红薯等,日常注意粗粮和细粮相结合,主食控制在80--100g;3.有新鲜蔬果,③,蔬菜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维生 素,还可提供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新鲜蔬果至少二选一,摄入150- -200g比较适宜。

清晨,一顿富含营养而味道清淡的早餐,是你我健康的选择。

21.下列句子中的“我”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A.在这件事上,你我都没有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B.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我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C.进入高三以来,我们班已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D.南极变暖,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是你我的责任。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处不超过12个字。(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ab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