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

2022-08-24 08:5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欢迎阅读!
妊娠期,高血压,临床,观察,疾病
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汤浪霞

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35



汤浪霞

(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 目的 论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诊断决策,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71月至20111月住院治疗的136名妊娠期孕妇的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136例中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妊高征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68名血压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与对照组在母婴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不同。结果 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妊娠高血压期患者有16(23.5%),子痫前期轻度患者有38(55.9%),子痫前期重度及子痫患者有14(20.6%)。妊高征组孕妇凝血功能异常、HELLP综合征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妊高征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及胎儿畸形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母婴相关并发症有密切的关系,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可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并发症 对照组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12(b)-0038-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生在妊娠20周后,其主要表现是: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抽搐昏迷等,围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高。据文献报道,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7%12%。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在分娩后随即消失。也有一部分病例因延误治疗,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20071月至201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回顾性总结,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1月至20111月住院治疗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妊高征组;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同期住院治疗的68名血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2组孕妇就母婴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妊高征组孕妇平均年龄(27.81±3.91)岁,平均孕龄(37.51±2.67)周,均产次(1.41±0.14)次;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28.25±3.86)岁,平均孕龄(37.87±2.73)周,平均产次(1.49±0.17)次,2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产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妊娠高血压疾病分期如下。

(1)妊娠期高血压:血压≥140/90mmHg,妊娠首次出现,并于生产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①轻度:子痫前期血压≥140/90mmHg,妊娠20 周以后出现;24h尿蛋白≥300mg(+);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②重度:子痫前期血压≥160/110mmHg,24h尿蛋白≥2g(++);血肌酐升高;血小板减小,持续性上腹部不适。

(3)子痫:孕期抽搐、昏迷,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出现24h尿蛋白≥300mg;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突然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高血压孕妇在各期的分布

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妊娠高血压期患者有16(23.5%),子痫前期轻度患者有38(55.9%),子痫前期重度及子痫患者有14(20.6%)

2.2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母婴相关并发症间的关系

妊高征组中凝血功能异常、HELLP综合征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P0.01),见表1;妊高征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以及胎儿畸形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母婴相关并发症间的关系

妊娠期高血压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由于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质渗漏,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等。全身各器官组织因缺血和缺氧而受到损害,严重时肝及胎盘等发生病理组织学变化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子宫蜕膜坏死出血,继而导致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和产后出血等的发生。血管痉挛导致胎盘灌流量下降,使胎儿供氧供能减少,继而使胎儿生长受限以及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容易诱发早产,而早产儿肺功能及身体发育不够健全,所以容易导致新生儿窒息和低出生体重儿以及胎儿畸形的发生。另外,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肝脏小动脉痉挛,使肝细胞坏死及被膜下出血,表现为HELLP综合征。




3.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必须从孕早期抓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开展孕妇学校,掌握孕妇基础血压,做好围生期保健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使孕妇懂得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特别是乡村的孕妇大多未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就诊时往往病情已很重,在妊娠早期,需测血压,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很重要一环。另外,适时地补钙也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3.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住院治疗也可在家治疗;子痫前期患者应当住院治疗,防止子痫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采取休息、镇静、解痉、合理扩容和必要时利尿等措施,密切监测母胎状况、适时终止妊娠;对于子痫患者,立即左侧卧位减少误吸,开放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应积极控制抽,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制后终止妊娠。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以剖宫产方式结束妊娠,病情大多好转。

3.4 诊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启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母婴相关并发症关系密切,其可以导致很多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必须从早孕期抓起。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应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家族史,以确定产妇为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以便治疗。在日常宣教和诊疗过程中,应积极倡导单胎妊娠,孕前积极治疗慢性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碰到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需格外谨慎,利用一些检查手段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同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和手段,注意监测孕妇和胎儿的相关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努力减少母婴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晓娟.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晚期妊娠258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2009,17(9):8384.

[2] .1996年至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2003,38(5):257.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胎婴儿的影响及孕期监护[J].实用妇产科杂,1991,7(3):125.

[4] 亚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0,5(7):8687.

[5] 茂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进展[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2008,16(26):12651267.

[6] 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收稿日期】 2011-10-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Z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