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SCI论文润色-专业素养之语言润色》,欢迎阅读!

SCI论文润色-专业素养之语言润色
泛瑞翻译
现在各大高校、研究单位都以发表SCI论文作为评价一名学生与老师的重要标准。很多科研机构将发表SCI论文求助于翻译界。这对翻译人士来说,是一个喜讯。但与之并存的是一些挑战。因为现有的论文发表需求很大,而专业翻译不多,很多是没有生物学、医学与药学专业背景的翻译人士,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
我们首先分析什么是论文润色?
上海泛瑞翻译工作人员理解的论文润色包括语言修改、数据分析、图片编辑与针对论文提出建设性意见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润色。 这是最基础的层面。如果一家翻译机构连语言方面的准确修改都不能做到,我想就不是一个好的翻译机构。举例说明如下:
原文:为探讨P53基因在肿瘤发生方面的作用,我们构建了P53基因突变小鼠。 译文1: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p53 gene in tumorigenesis, a p53 gene mutant rat was established.
译文2:A p53 mutant rat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p53 in tumorigenesis. 不客气的说“译文1”是非专业翻译人士的通病—措辞不够简练且行文不规范!原因很简单,他们或许熟知翻译原理,但是他们不明确SCI论文的写作要求。在文献内很少看到“in order to”,学术论文内用“to”即可,说的极端一些,一看到这种字眼就基本上可以判定这篇文章语言上存在问题。p53基因不需要翻译成p53 gene,因为生物学内约定俗称的内容:蛋白质用大写正体表示(P53蛋白),基因用小写加斜体表示(p53)。而提到“探讨”这个字眼时,国外同行喜欢用investigate,而国内则首选explore。
SCI论文写作讲究的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深奥的意思。英语专业人士以写出复杂句子为荣,而专业SCI论文翻译则是典型的“土包子”,因为SCI论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要的是让本专业读者与非专业读者都能明白该项研究,好让后面有人沿着你这篇文章继续研究(我们将其称为后继有人)。只有这样,论文的引用次数才会高。最高引用次数的期刊不一定是Nature与Science上的,而是某个领域的创始性研究(initial study)。
SCI论文翻译时肯定要完全忠实于原文,但是翻译时却不是有些人所做的逐字逐句的翻译。原因是中文与英文的行文逻辑有差别,再者,国内大部分作者的写作方式与SCI论文存在差别。国内从事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同行们在撰写论文时,往往这样写“纯化的DNA产物与pMD18-T 载体连接,连接时选用5μl DNA样品与连接酶进行连接,转化大肠杆菌后,提取质粒,然后送去英俊公司测序。送去的5个样品中3个测序结果显示DNA序列为XX”,国外同行们发表的论文中是如何写的呢?总结为两句话:突出细节,省略常规。突出细节是告诉你我用了多少样品,作者会在材料与方法内进行详述。作者会告诉你任何一个细节,让你重复他的试验。省略常规就是针对大家都知道的内容。序列如果测出一次来就发表论文的话,这个人没有科研素养。肯定是重复测序后才获得可信的序列。因为生物学、医学与药学研究
都需要重复试验,否则没有说服力。非专业人士会怎么翻译呢?我想他们多数是照着文章的句子一句句的翻译。而上海泛瑞翻译工作人员则是在翻译的同时,针对不符合SCI论文写作要求的内容,根据写作常规及专业见解与您交流后做出调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提供SCI论文翻译时会有一个与客户约定好的在线沟通时间。最后给出我们的翻译: PCR product was cloned into pMD18-T vector (Invitrogen) after purification, followed by the sequencing of the inserts.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