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保护之垃圾处理》,欢迎阅读!

环境保护之垃圾处理
作者:郭文静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9期
摘要:近几年来,居民生活垃圾产量剧增。据统计,平均每年以8.89%的速度增长。在此,垃圾处理问题就成为关键。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可参照的垃圾处理方式,有深埋、堆肥、焚烧等等。这三种处理方式,在垃圾处理上有着自身的优劣势。体现在:深埋最常见,但填埋场址选择较困难,后续污染处理是重点;高温堆肥,农村使用较广泛,利用细菌和真菌繁殖有效分解有机物质,生产再生能源,但是,堆肥时间长,占地面积广,卫生条件差;焚烧处理,国际范围内运用最广泛。需要大型的配备装置热能回收和利用装置,顺应了能源回收的要求。但对垃圾的低位热值,有很大的要求。几种垃圾处理方式,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遴选适合本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垃圾;处理;环保
1 前言
随生活质量的提升,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成为当下环境保护最为关注和额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除了垃圾问题,需要我们从头抓起。在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更需要我们重塑认识,明确优缺点,有针对性的遴选。
2 垃圾处理方式
在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垃圾,目前较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有深埋、堆肥和焚烧等三
种。这三种垃圾处理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本质的差别性。
2.1 垃圾深埋
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中,深埋为常见的、最重要的垃圾处理方式。有统计证实:到目前为止,国内共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在400座以上。这些垃圾填埋场,能解决85%的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填埋场,根据工程设施情况、环保标准达标情况等等,有能细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卫生填埋场三大类。其中,简易填埋场,在垃圾填埋处理中,属最简单简易的处理方式。不需要什么技术和工具。这种垃圾填埋方式的运用,某种程度上来讲,能污染周边生态。受控填埋场,要求更高的技术标准,对周边环境同样产生影响。卫生填埋,比较而言,环保价值更高些,更更好的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
2.2 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用于处理人粪便、禽畜粪便、废弃秸秆等等,将其堆积起来发酵,促使大量细菌和真菌繁殖,能有效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大量能力形成高温环境,在农村为较为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而且,高温堆肥是生产有机肥的重要方式,经高温处理后的废弃物,能有效杀死各类病菌和虫卵。不但有利于垃圾处理,环境美化,同时,生产再生能源,造福大众。
2.3 焚烧处理
国际范围内,垃圾焚烧为运用最广泛的方式。需要大型的配备装置,比如:热能回收和利用装置,此项技术顺应了能源回收的要求。但是,多数处于发展中国家,对此项技术掌握不成熟,距离西欧国家相差甚远。很多焚烧设备有待提升,国内工业较为发达,国内此项技术的应用,多用于高效、节能、低造价、低污染的方向发展。
城市垃圾的处理中,此项技术起步较晚。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国内聚集垃圾的数量目前能达到21 263万t。针对急待处理的垃圾,可供使用的无公害处理垃圾场仅有
500座左右,每天处理总量能力也就在72 150t。近几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从对策和规划着手,对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杭州、杭州、天津、绵阳、北京、武汉等城市在学习国外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研发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机械化堆肥处理生产线;深圳、乐山等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场的成功,也为各城市应用焚烧技术提供了经验;沈阳、鞍山等城市对医院垃圾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焚烧,也走出了特种垃圾处理的新路。
3 目前垃圾处理存在的缺点
3.1 垃圾深埋
此项技术历史悠久,处理垃圾量大,相对技术较成熟。但是,存在的缺点,同样较为突出:填埋场址选择起来较困难,垃圾中很多可回收部分被埋掉废弃,废气、废液等渗入地下水资源和大气,污染周边生态环境,为后期环境治理带来极大的隐患。作为终极处理技术,在垃圾处理方面,有着同样不可被替代性。但是,随资源回收要求的提高,此项技术的弊端被无形放大,可利用性越来越低。
3.2 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垃圾中自身含有的有机物,添加适量比例的无机物,在人工可控环境下,利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细菌、维生物、放线菌等微生物,将上述物质腐熟转化后,形成现实意义的腐殖质。经施用于突土壤后,能改良土壤。
此项技术存在的潜在问题,在于:占地面积广、卫生条件差,堆肥时间长。而且,经堆肥的物质中,有微生物难以分解的物质,诸如:金属、瓦砾、塑料等,应及时将其剔除。否则,腐熟难度大,增加处理成本。此外,经过用肥实践证实,这样堆肥形成的土肥,整体肥效较低,而且成肥成本要高,市场需求量低,易影响最终的经济效益。
3.3 焚烧处理
焚烧处理技术,在国外为较为普遍的垃圾处理方法。此项技术的典型优点,在于可处理垃圾数量大,无公害化程度高,而且,适合热能的有效回收。
此项技术的不足,体现在:不是所有的垃圾均适合焚烧处理,要求处理废物要有较低的热值。通俗来讲,最起码的热值,应在4 127kJ/kg以上。同时,还有这样的问题,在燃烧产热期间,生成的烟气能带走接近30%的热能,可回收的利用率较低。而且,可用资源同样有被烧毁的可能,导致极大的资源浪费。此外,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处理不善的话,同样可造成二次污染,存在不小的潜在隐患。
参考文献
[1] 钟春云,谭唐,杨芸.垃圾处理新招多[J].当代广西,2014,(1):40.
[2] 叶东明,邬丹,雷秋萍.把群众期盼的事做好——南雄代表建议推动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J].人民之声,2013,(5):34.
[3] 温智玄,郑彬彬.海淀区垃圾处理设施的现状及发展分析[J].北方环境,2011,(7):180-18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G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