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2023-03-22 15: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无意识,有意识,心得,读书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学前名师胡伶俐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多个发展阶段,人的不同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类型,这些阶段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且与身体成长的不同阶段密切关联〞。因此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童年期是儿童的心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童年期的发展是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终生的。

在童年期,我们也常常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即:0-3岁〔婴儿期〕和3-6岁〔幼儿期〕这两个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展示出了人的心理变化的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顺序。

一、儿童受外界的影响效果不同。0-3岁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展的无意识阶段,成人无法直接对儿童施加任何影响〞3-6岁阶段,儿童开始变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响〞。 二、儿童所处的外界环境不同。0-3岁阶段,尤其是0-1岁阶段,儿童的语言、行为发展能力缺乏,尚处于襁褓之中,因此需要亲人尤其是母亲的呵护和关照,因此特别适合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属于母婴共处的最正确时期,在这一个时期,也是建立亲情和儿童对外界平安感的最正确时期,如果母爱的缺失和感官的接触不够,就容易导致儿童对外界的不信任,敏感,胆小,多疑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各国不断延长着产假、哺育假的时间,也是为了让新生儿能得到母亲的更好关照。3-6岁阶段,随着儿童的身体、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外界的征服力量推动着他们希望在更广大的空间与更多的人交往,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集体生活的主观心理愿望和客观撑持能力,因此可以进入幼儿学习了,所以大多数国家都将幼儿园的入园年龄确定为3岁左右,我国《幼儿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园学习,可见,幼儿园的招生年龄确定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而确定的,不能随意调整。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不同。随着新生儿降临在世间的第一声哭泣开始,儿童就脱离了母体,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上。新生儿出生以后的环境与在母亲体内的环境截然不同,在新生儿降临时期,儿童面临着巨大的出生恐惧,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恐惧行为〞,只有通过哭泣的方式来排解这种痛苦,成年人对这种痛苦也不能回顾起来。儿童的母语也是在1岁左右发展起来了,在母语的获得过程中,许多内在的秘密在悄悄的发生,比方发声器官的不断成熟,对环境知识的吸收,都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来帮忙完成,并且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回顾出我们母语是怎样习得的,好似就是自然而然的习得了这种能力,这就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是有吸收力心灵的有力证明,这种具有无意识记忆和吸收力的记忆类型被帕西.纳恩先生称为记忆基质〞。儿童是通过心灵能力直接吸收知识,这些知识会成为儿童心灵的一局部,也就是成为大脑的一局部,儿童吸收知识是在塑造心灵〔大脑〕的过程,因此这些知识和心灵呈现水乳交融的合体〞状态,而不是两个截然不同可供分开的东西,因此婴儿期的记忆是无意识的记忆,是不能被回顾功能调阅的一种记忆。而成人是通过大脑这个工具来储存、记忆加工来获取知识的,必须通过有意识的意志的努力才能达成,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因此成人的记忆不属于大脑机体的一局部,属于大脑储存的内容,当然也容易从大脑这个工具中调阅〞出来,可供回顾这种心理机制进行提取。为什么成人觉得学习和记忆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而儿童的确如此地轻松自在呢,这就再次证明年龄越小的婴儿在心理发育期间大多处于无意识的心理发展进程之中,因为在我们的学习成为有意识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每一点知识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儿童的心理不断走向成熟,心理活动的方式也逐渐由无意识开始变得有意识起来,在开始学习动作之前,儿童就已经有了无意识的心理发展。当他开始学习第一个


动作时,无意识的就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了。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变得有意识起来。儿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直到它成为记忆的一局部3-6岁阶段儿童的心理逐渐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过渡期,而动作的学习是其有意识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无意识记忆发展的阶段,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十分重大,因为这是他们通过吸收环境中的知识来塑造他们的心灵的过程,他们还不具备有意识的分别、筛选、判断等能力,对环境中的一切经验单全收〞,并且作为心灵〔大脑〕这个智慧器官的一局部永久保留下来,在此期间,由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他们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自然,而且不感觉到任何的困难,我们看到3岁之前的孩子总是则无忧无虑,不急不躁地迟缓而优雅的成长着,在这个时期,是有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在推动着他主动地、本能地、自然地向前发展,也是不容易受成人影响的一个时期,但他们要受环境的影响,成人作为环境中的活泼因子,必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尤其是要正确关爱和爱护好儿童的天赋,为他们潜在能力的发挥提供帮忙,不是指帮忙儿童本身,也不是向他们的弱点提供帮忙。这样,教育成了向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帮忙的伎俩,它不再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因此婴幼儿期间的教育就是一种养育、一种陪伴,而不是对他们说教。要充沛用好环境〞这个无声的老师去影响他们,帮忙他们发挥人的潜能。

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其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充沛利用好每个阶段的有利因素,比方如果能无限地延长儿童具有吸收知识能力的阶段,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毫不费劲地学习知识,这将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呢?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这样地无意识学习虽然学习的过程轻松了,但是学过之后也记不住更多的知识,人类的智慧不是也不能增加吗?因此任何一种心理状态对人的成长均有利弊之分,我们的教育就只能顺应心理发展的阶段,因时施策,长避短,搭建合适的平台,营造合适的环境,促进儿童合适地成长。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当春乃发生〞,滋养着生命的蓬勃成长。 参考文献

①②③《有吸收力的心灵》P15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有吸收力的心灵》P54-55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⑤⑥《有吸收力的心灵》P21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有吸收力的心灵》P22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供稿:名师工作主持人莲池幼儿园园长胡伶俐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o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