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2022-10-04 10:2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欢迎阅读!
辅导员,队伍建设,改进,加强,如何


如何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日益深化,高校的学生工作形势日益严峻。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协调者和实践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对于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问题对策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力量和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有着艰巨的任务,要具体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的落实,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入学生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需要及时整理和反馈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建议意见,向上级组织汇,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因而,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队伍数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根据国家教育《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指示,高等学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专职辅导员比例配备至少不少于1:200,还应确保每个院()的每个年级都有相当数量的专职辅导员。而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配备人数明显没有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一个辅导员往往要负责几百个学生,更有甚者,在某高校中出现过一个辅导员带三十八个班的情况。由于队伍数量的严重不足,致使辅导员很难从时间上、质量上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与此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相当不明确。其上级领导往往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各项指标压在辅导员的头上。包括学校的学工处,团委,以及院系里的很多工作均要求辅导员来完成,甚至可以说,凡是学生有关的事情辅导员都要去处理与协调。这使得辅导员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类似于保姆救火队员等作用,也使得辅导员工作更加繁重。而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仅学生工作质量的降低,而且也使其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2、辅导员职责不清,声望不高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因而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1]而目前的现状是,在高校的工作,辅导员仅仅扮演着着辅助性的工作角色。由于其工作性质的明确,导致其个人的发展定位也很不明确。很多辅导员仅仅是一味的扎堆于工作,成了工作就做,接任务就干的劳动者。此外,由于将过多的经历耗费在时间和精力上,辅导员们往往将自己的中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晾到一边。在很多高校学生的眼中,高校辅导员与学校的一般行政人员毫无差别,社会声望也不高。这一观念导致其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甚至难见成效。






3、队伍结构失衡,专业训练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表现为,绝大多数辅导员为本校毕业的大学生,而有经验的老年或者中年的教师则相对匮乏。由于辅导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拥有各种知识背景的辅导员难以合理的配置。辅导员的男女比例问题也存在着瑕疵,在很多高校中,有的接近三分之二都是男教师,有的则三分之二是女教师,这对于有效的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不利,另外也不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问题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些现状,正反应了当前辅导员队伍结构的严重失衡。但正如前文所述,辅导员数量少工作任务繁重。此外,对自身的发展,辅导员也缺少长远规划,这使得让辅导员的专业训练成了一句空话,更谈不上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化和职业化了。



4、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少硕士生、博士生到高校应聘辅导员岗位,使得辅导员队伍呈现高学历的特征。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加之繁重的日常事务型的工作,使这些辅导员队自己将来何去何从刚到茫然。因为高校教职工晋升的剃京主要是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称,而高校辅导员的最高行政级别才是科级,特别优秀的可晋升为院系党总支副书记,但副书记岗位每个院系只有一个,发展的空间很小。而专业技术职称有十分严格的硬指标;每年授课要达到相当的学时,要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在课外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无法用多少课时来计算;大量的繁琐事务也使辅导员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做科学研究,发表论文也不是轻易能做到的。这些,都动摇了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使辅导员队伍难以稳定。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1构建选聘配备机制,形成完整健全的力量选聘配备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应当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按照前述标,制定出具体的选聘配备人员标准,按照标准展开选聘人员工作,不徇私情。特别是在政治强方面,要求辅导员人选必须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思想、言论和行动上虞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能唱反调。要有大局观念和组织意识,坚持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维护学校的稳定。同时,要求辅导员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有相应的方式,保证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在选聘程序,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与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法,由职能部门根据标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明确方法步骤和参与的组织及人员,在学校相应领导机构的全程监督下,按照程序进行组织推荐和招聘,最大限度地吸收一般教工参加,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过程的透明度,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2构建培养教育机制,提升全面优良的素质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队伍建设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高低。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促进他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要制定完整的培训规划,明确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时期内的培训目标,要内容,方法步骤,另外要确定培训内容,突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同时学习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等知识。此外,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要建立分层次、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坚持以学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做到先培训后上岗,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本级培训与上级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讨与参加社会实践学习考察相结合,培训与在职攻读学位、国内外进修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多方位的培训教育,加强系统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3构建管理激励机制,激发蓬勃旺盛的动力管理激励机制的作用是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规范管理,建立正规的工作制度,保证大学生思政治教育工作科学严密的程序规范,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政策措施,断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使其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把奖励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用正面激励的方法鼓舞士气,调动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到模范和榜样,收到鞭策,对辅导员的表彰奖励,应成单独系列,纳入对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体系之中。要注意树立辅导员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从中体现党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肯定,增强热爱思想政治教育,献身思政治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4构建流动发展机制,保持开放稳定的结构构建流动发展的机制,主要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畅通该队伍的进出渠道,不断增强该队伍新生力量,使其始终保持旺盛不衰的发展局面。重点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拴住人心,稳定工作者队伍。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是开展思想政治作的前提。因此,要做到靠事业留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感到干事有平台,成长有阶梯,发展有空间。第二,要规划发展,搞活工作者队伍。重点是专职辅导员,可采取分类发展的方法。第一类,鼓励和支持他们中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一批骨干,攻读相应学位和进行专业进修,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成为这支队伍的稳定骨干。第二类,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被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对其中符合条件的,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工作岗位输送。第三类,对专制辅导员中的部分人员,根据其本人的条件和志向,工作一定年限后,运用适当的培养模式,使其转向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岗位。第,解决问题,帮助工作者队伍。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关心他们的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以及关心他们的收入,将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筹考虑,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任教师的收入平均水平相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见》.



[2]曲海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2009.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JU.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