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须知

2023-01-08 20:0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生儿护理须知》,欢迎阅读!
新生儿,须知,护理
新生儿护理须知

一、 日常护理

1、新生儿回病房后24小时内必须侧卧位,防止呕吐羊水引起窒息,

2新生儿的枕头应该柔软,不易过高过硬,仰卧侧卧,经常变换不压后脑,使脑部发育平衡。 3、为防止新生儿呕吐羊水,婴儿要进行早吸吮母乳。母乳成分中有天然导泻物质可刺激肠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可有效减少呕吐发生。

4、是新生儿无需将双手双腿包裹,不必使用带卡子,双手伸至包被外自由伸展,仰卧自由活动,得到自然的生长,有利于骨骼的发育及身体健康

5、新生儿有惊跳反射存在,所以睡觉时适当将新生儿双手包裹在包被内,防止睡眠时惊跳影响睡眠

6、根据天气情况和室内温度,适当为新生儿增加衣物和包被,防止过热出现新生儿红斑 7、新生儿红斑与宫内羊水,妈妈饮食以及包裹、衣物过多有关,一般在10日内自行消退 8、新生儿出生后前两天对外界环境不适应,缺乏安全感,非饥饿或排便情况下也易哭闹,尤其夜间,遇此情况多抱一抱,两到三天后可逐渐好转

9、遇到新生儿呕吐羊水时,要立即将其翻转头部向下并轻轻叩击新生儿背部、弹足底,使其呼吸道通畅,同时按呼叫器寻求护士帮助处置

10、新生儿哭闹或者哄睡时,禁止用力摇晃新生儿,以免脑部震荡受损。

11女婴出生后有时阴道会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是由母体雌激素影响所致,属正常现象,不必惊慌,几天后消除

12包裹新生儿将双手放在外边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注意清理包裹用物线头,避免缠绕手指脚趾

13、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10-14天后逐渐消退,如遇孩子不爱吃奶、吸允无力、精神萎靡、哭声减弱等情况,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14、新生儿双手不必戴手套,指甲过长可使用婴儿指甲刀、在婴儿睡眠状态,成人搂抱在怀内进行修剪,不要修剪过短伤到新生儿。

15、注意看管新生儿,勿单独交给家人以外人员。

二、安全隐患

1、病房内不可只留产妇和新生儿,避免出现意外

2、产妇和家属不可穿拖鞋抱婴儿,地面洒水及时清理、避免滑倒伤及新生儿

3、夜间母亲最好采取坐位喂奶,采取卧位喂奶时要有家属看护,避免因姿势不当引起婴儿窒

4月嫂及家属不可以用保温瓶或者热水袋位婴儿保暖以免发生烫伤

5、家属不要私自给婴儿用药物,无论是口服还是外用,如婴儿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6、婴儿如果有异常情况,家属不可以私自将新生儿抱往儿科或者院外,必须及时通知医护人

7、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容易呕吐羊水或吐奶导致窒息,新生儿应侧卧位,家属提高警惕,呕吐时侧身拍背并立即呼叫医护人员,不可一味自行处理,以免延误时间


新生儿喂养须知

1

保证母乳充足的几个重要因素:新生儿回病房后早吸吮乳头、勤吸吮,每天8-12次,每次大于30分钟,吸吮时含住大部分乳晕,以免含接姿势不当引起乳头破损,晚间也要哺乳,晚间泌乳素分泌多于白天

2 通过频繁的吸吮,泌乳素大量分泌,乳汁会逐渐增加,大约在产后48-72小时产妇会

有乳涨的感觉

3 早吸吮可以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疏通乳管、促进泌乳,孩子能吃到少量但

是含有大量免疫物质的初乳,提高免疫力,出生后一周内初乳中的免疫物质含量最多。初乳还可以促进胎粪的排除,减轻黄疸症状

4 产后1-2天乳房没有涨奶感觉的情况下,也要吸吮,达到次数要求,这样泌乳效果会

更好,千万不要等涨奶了再吸,否则容易引起乳管不通,涨奶乳腺炎等症状,涨奶后新生儿吸吮更困难,产妇也会疼痛。

5 分娩后前3天母乳不足,可先吸吮母乳,根据情况补充奶粉,建议用勺子,不建议用

奶瓶,避免发生乳头错觉

6 产后早期频繁吸吮刺激有利于泌乳,出生一周后乳汁充足,哺乳不宜过频,一般要两

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如果婴儿能睡两个小时左右,代表奶量基本够吃,晚间睡眠时间哺乳间隔会长一些,每次不要哺之过饱,避免积食

7 所有新生儿护理应该在喂奶前做好,喂奶后注意拍嗝,避免吐奶发生危险

8 冲调奶粉的方法:先调好温水的量,后放奶粉,按照说明配比,勿过浓或者过稀,新

生儿喂奶量:出生1-2天每次5-15毫升左右,3-420-40毫升左右,5-640-60毫升左右,每次哺喂20分钟左右,奶嘴不宜过大,喂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吐奶,根据母乳分泌情况和新生儿体重等因素适当加减奶粉,尽量多吸母乳刺激乳汁分泌,产妇也不要大量喝浓汤,以免发生涨乳和新生儿腹泻

9 葡糖糖粉冲水没有减轻婴儿黄疸的作用,没有医学指征的情况下,无需服用 10 产妇注意保持情绪平稳乐观,适当下床活动,多加休息,多喝水,有助于泌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Gb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