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

2022-12-27 14:5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欢迎阅读!
鉴别,中药,常用,方法
1.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 。

1. 基原鉴定,即中药的原植 物鉴定 , 应用生物分类学鉴定中药的生物学

, 确定其正确的学名 , 这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基础。

2. 性状鉴定,性状鉴定就是应用看、摸、闻、尝等方法 , 对中药的性状 , 包括形状、

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 , 作为鉴别的依据 , 它是我 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丰富经验总结 , 具有简单、快速、直观的特点 , 性状鉴别主要 是观察完整的药材及饮片。

3. ,显微鉴定,生药的显微鉴定主要是利用显微观察植 物生药内部的细胞、

织结构及细胞内含物 , 描述显微特征 , 制定显微鉴别的依据以鉴定真品、类似品或 品的一种方法。通常应用于单凭性状不易识别的生药 , 性状相似不易区别的多来源 药、破碎生药、粉末生药 , 以及用粉末、生药制成的丸散片丹等,中药成分制剂的 定。显微鉴定是一种专门技术 , 需要有植物解剖、植物显微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显微 切片的制作技术 , 显微鉴定也是鉴定中成药丸散片丹和制定品质标准的科学方法之 , 对保证中成药的质量 , 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4. 理化鉴定,是利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对中药进行 定性

和定量分析 , 一般应用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性状相似而又无明显显微鉴定特征的药 材。

常用的现代中药鉴别方法: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的加速发展使仪器分析的手段不断更新 , 紫外、 红外、气相、高效液相、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图象处理分析、各种 电泳、同功酶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 X 射线衍射技术、差热分析技术、聚类分析 法等均被吸收到中药鉴别的方法中来 , 大大的丰富了中药鉴别方法 , 形成了以“四大 鉴别”法为基础 , 以理化分析为重点 , 逐步适应中药现代化并利于中药走向世界的一 套更为科学、完善、先进的中药鉴别体系。

1. 色谱法。色谱法是 20 世纪初产生,于 60 年代开始用于中药分析 , 经逐步完善最

列入 1977年中国药典 , 并在以后各版药典的中药和成方制剂中的应用比例 迅速上升 , 成为中药鉴别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上述的层析法 , 根据色谱法的分离 方法可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1) 薄层色谱法 (TLC)。薄层色谱法用于生药主要成分的定量测定 ,具有用量少 ,


法简便,适用范围广 ,重现性好等特点 ,除可将薄层上主要成分斑点刮取 ,经溶剂洗脱 后进行测定外 , 也可在薄层柱上直接测定含量。当前应用较多的是薄层扫描法

(TLCS), 由于不必洗脱等操作 , 因而方便快速 , 测量灵敏度高。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HPLC法由于具有分离效能高 , 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 期已广为普及用于中

药的定量分析 , 在中药的定性鉴别中亦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3)

气相色谱法 (GC)。气相

色谱法的流动相为气体 ,称为载气 ,通常多用氮气 ,具有 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对于一些具有挥发性成 分的中药鉴别能发挥独特的优点。如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

(GC/MC),将经气相分离

的成分直接输入质谱仪进行定性鉴别 , 这样不但可知道不同中药中挥 发性成分的差 , 而且可知道两者相同或相差的成分名称。

2. 光谱法,选择某一波段波长,以此通过中药的粉末或提取液 , 测定中药对这一波段

波长的吸收并记录其吸收光谱 , 此为光谱鉴定中药的原理。

(1) 紫外光谱 (UV)鉴定法,该法是根据中药所含成分的不饱和程度有差异 , 因而导 致其紫外吸收曲线的形态、峰位、峰强度亦异而以此达到鉴别的目的紫外光谱具有 高的灵敏度 , 因此, 可用来检查中药制剂的纯度和杂质的限量 , 是控制中药制剂质 的重要手段 , 利用杂质的特征吸收 , 可以很灵敏的检测出微量杂质 (10-5 g)的存在或控制主成分的纯度。多溶剂紫外光谱法 : 在使用紫外光谱鉴定中药时发现 , 一些亲缘关系较近的药材 , 由于成分相差不大 ,用通常的紫外光谱难以达到鉴别的目 , 则可采用多溶剂紫外吸收 , 通过综合比较其图谱的差异 , 亦可获得较好的鉴别效 果。 (2) 红外光谱法 (IR) 。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吸收光谱 , 在中药鉴别中具有制样简单 , 验快和图谱具有指纹性等优点,故应用较广。

(3) 荧光光谱法 (FP) ,中药所含的某些成分在紫外光照射下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后 , 又发射出比吸收光的波长更长的光即荧光 , 用荧光分析仪记录在特定波长 照射下各 中药相同溶剂的提取液发射的荧光光谱 ,并比较其区别 ,也可达到中药 鉴别的目的荧光法和薄层法相结合 , 即将中药提取液先经薄层展开 , 再将薄层板 365nm

254nm 波长荧光下观察 , 比较其斑点荧光的颜色和展开距离或将薄 层板 置于薄层扫

描仪内 ,用适当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进行扫描 , 可以得到各中药的荧光扫描 图用于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7i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