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2022-11-06 00:30:5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温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欢迎阅读!
温州大学,理论课,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报告




温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主题:矫正犯罪和谐社会 实践主要内容; 一、发放问卷

二、访问社区工作人员 三、看望矫正对象

四、社区工作者对我们的培训

五、红十三军遗址学习老一辈红色精神

矫正犯罪也就是社区矫正,起初我们还真不是很了解什么是社区矫正,虽然以前听

说过这个词。于是上网查了资料得到了如下定义。

社区矫正:在我国作为一种行刑方式社会化的尝试,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都显得十分热门。在著名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中的“社区矫正”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你会得到数十万个相关的网页链接。这是一件令我们司法工作者欣喜的事,这至少说明,从中央政府到基层工作者,从理论到现实,社区矫正已经引起了人们足够的注意。

开始去发放问卷的时候,社区里面的人也不是很了解,就问了有些问题。虽然我们之前也在网上看了部分资料但是还是有些回答不上来。没办法只有回来在网上再看看资料了,了解也不全面。只是到社区工作者对我们进行培训的时候,我们进一步了解到。

社区矫正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是一个婴儿。任何一个真正关心它成长的人,我想应该以一种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待它,既不能对它寄予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也不能悲观地断言它会夭折。

防止过分夸大社区矫正的作用和盲目跟风。那些对一个新事物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的人,往往会因为这个新事物在实践中的一点挫折,由失望转而对这个事物进行贬低,我们要防止这种倾向。理论界目前在论述中归纳出的社区矫正的优点以及施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缓解监狱压力,解决监狱人满为患; 节约行刑成本;

能够预防监禁带来的交叉感染; 有利于服刑人员的顺利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对犯罪的青少年具有特殊意义; 社区矫正的运用顺应国院行刑趋势的潮流;


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低。

尽管中外学者对“社””的定义有上百种,但总的来看,有两个因素是必备的:一定的地域,以及生活在该地域相对稳定的人们。所以可以这样理解社区:社区是有一定关系的人们共同生活的特定区域,或者说社区是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我国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将社区建设列入社会议事日程只是近几年的事,因为起步晚,社区建设自身还不完善,尤其是农村社区建设。

我国社区建设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地区差异性明显,并且具有对应性。社区建设发达的地区,政府部门重视,社区制度建设相对完备,社区工作人员配备到位且分工科学明确,人员素质水平也高,用于社区建设的投入也高,社区硬件设施齐全,有的社区逐步呈现出其文化特征。而中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建设,还停留在一间旧房子、两张办公桌、三个老太太的水平。在这样一个极不完善的社区,去进行尚属试点的社区矫正,难免会令人担心吧?对此,工作人员认为。

首先,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社区矫正部门作为国家的执法部门,应建立高质量、高素质、高学历的稳定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因此对现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政治信念、专业素质、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综合实力强,既能解决复杂矛盾又廉洁奉公、执法为民的社区矫正队伍。

一是个别教育与分类集体教育相结合,既坚持针对服刑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开展个别教育,又针对同一犯罪类型服刑人员的共同犯罪心理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教育如进行相法律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等,以节约资源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专职教育与兼职教育相结合,矫正工作者作为执行主体,是专职矫正人员,对矫正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矫正方案,确定阶段矫正目标;兼职是指与矫正机关达成合作关系的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阶段性地参与矫正工作,在一些专业领域提供服务,在专业矫正队伍没有完全形成体系前,弥补其专业领域上的不足。

三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坚持法规、文化道德教育的同时,尽快建立起从接收到解除矫正全阶段、全面的心理辅导和诊疗机制,包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期进行心理测试、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矫正,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助治疗等,尽快消除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矫正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促使其在心理上回归社会

四是课堂式教育与互动式教育相结合,在矫正工作者采取主动的谈话教育课堂教育外,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教育使服刑人员参与进来,通过直观的感受深化教育效果。如组织管制、缓刑犯参观监狱、未成年人管教所,与监狱服刑人员座谈,使其感受法律的威严,加强服刑意识。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他人的肯定和认同增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心得体会

由于时间安排,我们第一天以发放问卷为主,社会人士进行了解,主要针对他们

是不是了解社区矫正,还有社会人士对象是不是接受他们回归社会以及对社区矫正的看法等等。

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到,大多数人对社区矫正还不是很了解。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词,为此我们做了很详细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关于社区矫正这方面的宣传还是很不到位。

我们到社区矫正工作的地方先进行了社区工作者对我们的培训,通过培训了解社区矫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以及对对象的心理进行一定了解。也了解到这些工作工作上的困难。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培训,让我们亲身经历了工作过程,并学习了相关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i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