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随笔《从 预 习 入 手》

2023-01-21 06: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教师教育随笔《从 预 习 入 手》》,欢迎阅读!
教师教育,随笔,小学


在新课改的呼号正风靡大江南北之时,我校的教学质量却处于低谷,于是乎,几乎一夜之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议题,成了我校近期的话题。我校也请了相关领导来寻找问题所在,究竟如何提高质量,教育”该何去何从,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我“预习”环节,结合教学实践,略谈些许感受。 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每组教材注意体现训练过程。每组教材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其中,“课例”又包括“预习”“课文”和“思考练习”。由此,足见“预习”在小语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然而,本文所阐述的“预习”却又绝非简单等同于“课例”中的“预习”仅仅是让学生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圈画出重点、难点。事实上,我认为,指的则是广义上的“预习”。即在“教学的要求”的驱使下,根据相应的教学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超前自学教材,完成某些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前,我在教学前第一课时让学生预习“课例”中的“预习”,借助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在预习本上完成“语语解释”“给文中生字找出形近字并组词”“从文中找出多音字”“找近义词、反义词”“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次日,我在批改中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督促了一部分不预习同学完成预习作业,又可以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来上课。

1


在课堂上,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自己的疑难。我把课前的“预习”,当作课堂教学的前奏来抓,密切了课前与课堂之间的联系,我想这自然会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aO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