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2023-03-06 22:4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气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气化,教学设计,液化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延寿中学 黄志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汽化的两种形式是沸腾和蒸发;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蒸发和沸腾现象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蒸发和沸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固态、液态、气态是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固态和液态的相互转化,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2.固态与液态能够相互转化,那么液态与气态能不能相互转化呢?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洒在地上水过一会儿不见了,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也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观察酒精受热气化和冷却液化实验)

3.引入课题

二、新授

1.汽化的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沸腾

沸腾的概念,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由于时间关系实验观看水的沸腾实验视频),出示一组数据,根据数据画出时间-温度图像,根据实验现象和图像得出结论:水在沸腾时要继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态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态的沸点不同。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4.蒸发

蒸发的概念,蒸发致冷。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5.液化的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6.液化的两种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得出气态液化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三、小结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放热) 3.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

4.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 6.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四、课后练习

五、作业:基础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4X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