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养生保健理念

2022-12-26 13:5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养生保健理念》,欢迎阅读!
传统医学,养生保健,中国,理念
国传统医学中的养生保健理念

(一)天人合一

“ 天人合一”看起来似乎非常玄妙,与普通人无关,实际上是中国传统

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身是个小天地,人与自然界是个大天地,它们都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季节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

中医养生保健学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强调人必须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顺应自然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它有两个含义:一是顺应自然界正常的变化规律,二是慎防异常自然变化的影响。然而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二)形神共养

形即形体,神既神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与神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与西方现代的普遍认识不同,形神共养不仅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更要重视心理和精神的调养。在具体应用上一是注重调节情志,《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的就是调和情志,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排除杂念,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以保持我们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二是用“德全”来调畅情志,也就是用道德之道使个人行为合于自然养生之道,使内心真正长期处于一种清心寡欲的状态,与他人融洽相处。三是调情志与健形体相结合,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避免过劳损害伤伐人体,使人气血调畅,形体强健,情志安和。

(三)动静互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 1、静以养神


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防病的重要原则。运动能锻炼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能促进新陈代谢以增强体质,能防止早衰。但并不表示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中医养生保健更强调静养的作用,认为躯体与思想的高度静止才是养生保健的根本大法,以静养生更符合人体生命的内在规律。静养主要强调的是心神宜静,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心神清静,可致健康长寿。由于“神”有易动难静的特点,“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常处于易动难静的状态,故清静养神就显得特别重要。但静养并不是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要求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少私寡欲、调摄情志。 2、动以养形

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着密切关系,静而乏动则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即损寿。《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适当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还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消化输布。华佗曰:“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长寿。运动形体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劳动、舞蹈、散步等,还有诸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运动方法,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3、动静适宜

以动静来划分我国古代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对古代养生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养生方法上虽然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类经附翼·医易》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我国古代养生家们一直很重视动静适宜,主张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动为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气,柔动生精,精中生气,气中生精,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

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从湖南马王堆出土竹简的导引图中的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后世的各种动功的特点,概括言之就是动中求静。动静适宜的原则,还突出了一个审时度势的辨证思想特点。总之,心神欲静,形体欲动,只有把形与神、动和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防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1W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