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开展 “路径式”绘本阅读的实践与研究》,欢迎阅读!

课题名称:幼儿园小班开展 “路径式”绘本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阅读既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绘本故事因其精致优美的绘画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被称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对幼儿的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有着独特而不可代替的教育价值。
然而,随着绘本的不断普及和利用,如何让绘本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得益于儿童,显得并不那么容易。纵观幼儿园读绘本的情况,我们发现:1.阅读内容层次不一。只要是绘本都被搁置在教室的阅读区内,教师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经验、兴趣为幼儿选择适合他们的绘本;2.阅读形式单一无趣。绘本阅读仅仅停留在阅读绘本本身,没有发掘它所蕴含的多元信息,应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视、听、想及肢体多种感官协调合作,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丰富绘本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挖掘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元素,开展"生活—阅读—体验—表达"的小班幼儿“路径式”绘本阅读活动。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路径式: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在网络中,路径指的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路径;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道路。
绘本阅读:指孩子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看或读)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又或是全图画的书籍。 路径式绘本阅读:指通过挖掘孩子各种元素(兴趣、需要、原有经验),在体验、探索、操作中帮助幼儿理解文本意义并扩展绘本内容,通过多种感官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体验。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目标及内容:
1. 根植于幼儿的生活,培养小班幼儿的阅读习惯。
2. 探索出适合小班幼儿“路径”式绘本阅读使幼儿爱上阅读。 (二)研究时间、对象及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3月——2017年7月
研究对象:研究教师所在班级小班幼儿
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观察法为基本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法和个案分析等行动研究法,观察记录,收集资料进行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过程:
小班幼儿绘本阅读路径图是由生活、阅读、体验、表达四个步骤环状串联的。我们从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三方面进行绘本选择,从自主阅读、集体共读、亲子伴读中引导幼儿阅读,从画面、情节、情绪中进行绘本体验,以说故事、画故事、演故事的方式让幼儿爱上阅读。
需 要 兴 趣
经 验
自主阅读
集体共读
亲子伴读
生活
阅读
1.生活
在为孩子们选取绘本中,我们将从孩子生活元素中选取阅读素材,主要从兴趣、需要、经验三方面选择。
(1)兴趣。孩子们的兴趣大多直接来源于他们生活,由于年龄、智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兴趣各异。但在同一年龄段内,孩子们会或早或迟表现出相同的兴趣。例如:我们常会发现看似不起眼的小石子,在小班孩子的眼里如似珍宝,如果能及时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寻找相应的绘本,相信小石子在孩子们的手中能变出无限的可能。
(2)需要。孩子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当孩子在游戏时,需要材料的支持;在碰到困难时,需要教师、同伴的帮助;教师应当做一个孩子的守护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与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可将他们的共同需要,以绘本的形式提供。
(3)经验。孩子们的原有经验是阅读活动的起点。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妈妈的形象始终没有出现,绘本中或是一个简单的上半身动作,或是一句急促的警告,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知过妈妈做叉腰动作意味着什么,他们便能从画面言语中感受妈妈生气。
2.阅读
(1)自主阅读:将幼儿作为阅读学习的主体,通过幼儿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阅读目标。
(2)集体共读:可以帮助幼儿整理零散的阅读经验,使其系统化、条理化,还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新的阅读经验。在集体阅读中,幼儿可与教师和同伴充分互动,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不断提高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
(3)亲子伴读:是推动儿童阅读的途径,父母作为孩子智慧的摆渡人。可以在共读中将图书的思想精华传承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阅读之美,在孩子上上感受到新的创意与生活,并进一步反作用塑造子女的人格。
3.体验
(1)画面体验。绘本的画面总是那么的精美和灵动,好的绘本画面总能激发孩子们的探讨欲望,我们将让孩子们跟随画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中理解故事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情节发展的进度。
(2)情节体验。好的情节能推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情节体验中,让孩子们自发选择情节,通过扮演、倾听感受情节带来的体验。
路径式绘本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w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