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现状与发展浅议》,欢迎阅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现状与发展浅议
【摘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职业学校目前的学生现状、教学现状、就业现状令人堪忧。如何让职业教育走出低谷,扭转职教滑坡的局面,我们通过调查、总结、反思、寻找出一些问题、方法、对策,与各位同仁商榷。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生现状 教学现状 就业状况 职教特点 发展思路 发展对策 教育体制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中,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针对职业教育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发表一下自己浅显的见解。
1.职业学校的现状。
1.1 学生现状。近年来,“普高”续热,“职教”遇冷,大部分学生家长认为上大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学生家长更是把能否考上重点高中当成孩子唯一的成才标准。学生只有在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就读职校实为勉强之举。还有部分家长把职校当作“大幼儿园”,让学校负责看管孩子,以免孩子在社会上瞎混、惹祸。从我们地区来看,职业学校的生源大部分为春季招生的学生,也就是分流出来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秋季招生的学生,这些学生基本上是各学校学习成绩差、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这些学生玩心重,惰性大,厌学。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学习,这些学生多年来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不仅文化基础差、整体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这些学生都是被动选择分流,进入了职校。这些被动进入职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混职高毕业证”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还有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经常逃课出入网吧,即使上课心思也不在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哥们义气十足,在校内外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不服从学校管理。最近几年这些现象尤其突出,并越来越严重。由于这样的学生在职业学校过分集中,所以给学校的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一部分家长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教学现状。由于部分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存在重“普高”轻“职教”的传统思想,导致政府对职教的重视不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等教育的结构比例需要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落后的问题十分严重,矛盾非常尖锐。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师资问题十分突出,专业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水平不高,在教师配备上存在轻视现象,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主要由这样几部分人构成:一是原来就在职教岗位任教的教师,占少数,主要分布在普通中专和一些技工学校。这部分教师从事职教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但一般年龄偏大,且学历水平较低。二是从普通中学转入的一部分教师,数量较大,主要分布在各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这部分教师从事普通教育工作的时间较长,有学识水平,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但搞职业技术教育是新手,缺乏相应的经验,特
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显得力不从心。三是最近几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补充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学历高,年轻,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但经验明显不足,且有相当数量的人思想不够稳定,导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来源不稳、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矛盾非常突出。
1.3 就业现状。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情况看似不错,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学生就业的岗位技术含量普遍不高,稳定性差,流动性较大,有的仅仅是作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其实,各个职业学校都设置了实习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但是大量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理想工作。与此同时,由于校企分离,人员需求信息闭塞,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毕业生的外部就业环境也十分严峻,社会上的失业人员、下岗职工,还有学历较高的高职毕业生等等,都在寻求就业机会,他们与职校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而政府再就业政策又对下岗职工倾斜,使得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困难重重。
2.职业教育特点分析。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2.1 要求专业技能较高,文化课要求相对较弱。作为技能性教育,职业教育可以说就像学游泳,只会背诵在水中漂浮和划水前进的理论知识,背得再好往往并不能自然地学会游泳,更不用说游得很好;有的即使不知道在水中沉浮和划水前进的知识,只要肯实践,反复练习,在实际中掌握了要领,那么就会游得很好。职业教育应面向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专业技术工人,培养的是具有卖油翁那样注油绝技的能工巧匠。而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却仍然采取多年来延用的教材,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死板,所学的知识跟不上现代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要求。
2.2 职业教育要求所传授的知识实用性强、针对性强。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前人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具有实用性的结构特点。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以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为准则进行开发,某一门课程可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具有兼容性的结构特点。职业教育课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一般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通常分为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类型多,各种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一些动作技能课,需要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体来传递。职业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需要,要为社会而服务,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订单式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做到社会有所需,我们有所教,学生有所学,就业有所去。按照市场需要培养学生。
2.3 灵活设置专业,积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不同的地区,经济特点不同,职业教育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灵活的专业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当地经济服务,培养本地需要的人才。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学校部分专业设置陈旧、单一,造成学生知识单一,技能单一,不能一专多能。职业教育要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适时地更新课程。首先,各专业课程内容要与地区、行业的实际需求情况相适应,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就表现出多样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课程要与各生产要素相适应,要与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相适应,要与技术的变迁相适应,因此它又表现出应变性的结构特点。现代社会,相当一部分企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o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