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学教程》王振宇第三版试题》,欢迎阅读!

《心理学教程》王振宇第三版试题
心理学教程填空题 -0-
心理学教程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2.人们的心理现象非常复杂。综上所述,他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学。 3.大脑皮层分四个叶:枕叶、颞叶、额叶和顶叶。
4.大脑皮层的脑叶有功能分工。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
5.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6.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共同构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早期的中外儿童心理学家使用案例法观察他们的孩子,并发表了长期记录,如德国的普赖尔、英国的达尔文、中国的陈鹤琴等。调查法是一种方法的总称,包括对话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产品分析法。
9.实验法可分为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10.注意的特性是注意的指向和集中。 11.视力就是视力。小学生的视觉适应能力好于幼儿,10岁时儿童的视觉适应能力范围最大。
12.入小学后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末可达成年人的水平。13.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14、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15、画家善于形象记忆,数学家善于逻辑记忆。 -1-
16、表象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概括性。17、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18.艾宾豪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是不平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19、回忆有两种不同水平再认和再现。再现比再认水平高。
20.初学儿童不会使用重复和练习来保存信息,也不会使用系统搜索和回忆来提取信息。
21、在发展儿童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是有效的途径。2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性和间接性的反映。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从个体发展来看,
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探索答案的方向来看,思维可以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2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其不同的运用又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
2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途径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25、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反应方式。它要求重新组织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东西。创造性思维需要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26.判断一个人的思维质量,常用的指标包括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
27、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直观形象、形象---抽象和初步的本质抽象三级水平。 -2-
28、小学儿童概念的掌握可分为:第一级水平以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第二级水平以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第三级水平以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
29.小学生理解发展的特点是:对第一级直观形象的理解、对第二级抽象形象的理解和对第三级抽象形象的理解。
30、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依赖于认识,但它又反作用认识,既可以推动,又可以阻碍认识的发展。31、情感有调节行动和信号交际两种功能。
32.表情是指伴随着情绪的身体表情、言语表情和面部表情。33.根据状态,情绪包括激情、情绪和压力;根据社会内容,情绪包括道德感、理性感和美感。
34、过渡焦虑的儿童可以分为素质性焦虑儿童和境遇性焦虑儿童。35、恐怖症儿童所恐惧的对象被分为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事物。儿童常见的恐怖症通常包括动物恐怖症、特殊境遇恐怖症、见人恐怖症和学校恐怖症等。 36.治疗儿童恐惧症的主要方法是系统脱敏。
37、移情是指人们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 38.意志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而有意识地克服困难。意志和行动密不可分。意志支配着行动,同时也可以在行动中表达出来。人的意志有三个特点:明确的目标、基于随机行动的意志和与克服困难有关的意志。 -3-
39.意志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作出决定和执行决定。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成分是动机冲突、意志行动决策和意志努力。
40、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内部原因,目的是一个期望在其行动中获得的结果。 41.选择几个行动准备计划以达到最佳效果被称为目标过程。称之为决策。在意志行动计划的选择中,受试者的知识和经验、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42、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订计划,进行决策以及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克服内外各种困难,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称为意志努力。
43.小学生意志自控素质的发展是一种快速发展(1-3年级)、稳定发展(3-4年级)、快速发展(4-5年级)和稳定发展(5-6年级)的状态。44.小学生意志坚持素质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1-3年级)、稳定发展(3-5年级)和明显发展(5、6年级)的状态。 45、自觉性指一个人是否认识到自己行动目的并调整和控制行为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果断性指一个人是否能辨别事物真相,迅速而合理地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意志品质。缺乏果断性的人常表现为优柔寡断或冒失。 46.形成性教育是培养孩子自觉遵守纪律和日常生活系统的训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动控制行为习惯。
47、品德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