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022-11-29 15: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述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欢迎阅读!
法律规范,特殊,规范,社会


试述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内容摘要:所谓社会规范就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包括风俗、道德、法律宗教等具体形式。法律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其调整功能强大,地位突出,是当今人类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关键词: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 特殊性

一、对社会规范的理解

(一)社会规范的涵义。规范的涵义大致接近于标准、尺度、规矩、准则、规则的内涵。作为规范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个社会为了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对其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规定与控制,是指导和调整社会成员行为的手段,社会成员相处的准则,具有社会性和个人性的双重性质。

(二)社会规范的种类。社会规范种类繁多,包括风俗﹑道德﹑法律宗教等形式。其中,风俗习惯是出现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社会规范风俗是通过自发的行为规范被众多人反复不断地长期遵循而形成的,故风俗一般是传统的,长期存在的。其次,是比风俗习惯高一层次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对那些与社会共同生活关系较为重要的事物与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或偏私的评价,加以褒贬生成一定的道德标准后形成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了的行为规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连续性。再者,是被神化了的社会规范宗教规范它采取了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形式,具有极强的自制性,在一定社会中起着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最后就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特殊于其他所有社会规范法律规范

二、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认识

法律规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机构保证其实施。法律规范与其社会规范在产生方式、调整手段、适用范围、强制方式、程序要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具有其他社会规范所没有的特征:

(一)法律规范的国家性。法律规范与国家始终密不可分,它是由国家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是以国家的名义产生的,并以国家的名义赋予其特定形式而存在的。这与其他社会规范有着极大的不同。

1法律规范的内容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从形式上可以说是国家意志。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规范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相比而言,其他社会规范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2法律规范产生方式的特定。法律规范经过国家有权机关的制定或认可而产生。所谓制定是指有权机关以立法活动的方式产生法律比如宪法、刑法等法规范的创制。所谓认可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对既有的社会规范进行确认,使其具有法的效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国家赋予早已存在于社会的习俗、礼仪、道德、宗教社会规范法律效力;二是国家通过加入国际组织,签署国际条约或公约的方式认可国际法规范并赋予其域内效力;三是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对具体案件的裁决作出概括,产生相应的法律适用原则或规则,并赋予其法律效力。

3法律规范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任何社会规范都具有保证实施的力量,其他社会规范的保证力量通常是传统势力、社会舆论、精神力量等普通的

1




强制,法律规范则是强制力较强的国家强制,这就决定了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在强制措施的方式、范围、程度、性质上有着诸多不同。

(二)法律规范调整人们行为的方式具有特殊性。法律规范虽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但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却不是通过对人的思想或动机进行调整而产生作用,而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直接调整来作用于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调整机制是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提出模式化要求,再通过对社会成员行为的适法性做出积极或消极的评价,进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社会使其良好运行这一目的。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则是通过引导思想和运用舆论压力来调整社会关系的,政党规范又是通过思想控制和组织控制来调整社会关系的。此对行为的调整是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那种试图直接控制、调整人的思想的法律是不切实际的。

(三)法律规范内部构成具有逻辑性。法律规范的内部结构与其他社会范有着明显的区别,法律规范有着独特而严密的逻辑结构,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组成的。在假定条件部分,主要规定了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在行为模式部分,主要通过设定权利义务来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定统一的标准,具体包括“可为”、“应为”、“勿为”三种类型。在法律后果部分,主要通过设定相应的行为后果来引导,保证社会成员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去做。法律规范通过这种严密的逻辑结构来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保证实现社会的正常存在和良好运行。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不具备严密的逻辑结构,而且通常仅着重于对社会成员的义务进行规定,并且依靠人的内心确信来得到遵守。

(四)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

法的普遍性具有三层涵义,首先,法具有普遍有效性,即在国家权力所及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其次,近代以来,法的普遍性还表现为普遍的平等对待性,也就是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社会成员,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后,法还具有普遍一致性,法律虽然与国家、民族紧密联系,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但法的内容尤其是近代以来,越来越具有与人类的普遍性要求相一致的趋向。法律规范的普遍性是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显著特征。其他社会规范一般仅针对特定的部分社会成员并且仅在部分地域适用,如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策规范它们往往有各自的适用区域与适用的特定对象,达不到法律规范的普遍适用程度。

(五)法律规范是一种有着严格程序性的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是规定程序、强调程序、运用程序的,相比较其他社会规范而言,法律规范是一种高度程序化的社会规范因此,在现代社会如果要实现有节制的自由,有组织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权,有制约的权威,那么就必须使法律规范具有正当的程序。程序的独特功能和性质为保障法律规则的实施效率与权威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从功能上看,程序的规定对于限制人们实施法律规范时的随意性、随机性具有有效的制约作用,而其他社会规范是不具有如此严格的程序的,比如道德规范人们可以随意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是否符合自己道德标准的评价,而不必遵循所谓的程序,法律规范的实施则要求对实施者、实施过程、实施方式登诸多方面作出精心的设计与安排。

(六)法律规范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主要表现在:1法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法律规范是一般的、概括的社会规范它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使用。2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严密,它无须像其他规范那样对具体的人和事作出具体的指引,只要通过规范的严密安排和指引,就可以对一切同类主体和同类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ch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