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子祺_南开大学口才与社交礼仪礼交课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最缺乏的三种礼仪调研报告
物理科学学院 王子祺 1210243
一、初步调查
介于本人平时生活圈子较小,故初步调查只在本班23名同学中展开。
调查的问题为:你认为我们本科生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最缺乏的礼仪是什么,并请概述原因?
得到的答案十分庞杂,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列入23种不同的回答。这样的数据显然不能给出直观的分布与趋势,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将收集到的结果分别归入
1.与老师交谈用语礼仪(包括邮件,电话与面谈),
2.公共场合交谈礼仪(大声喧哗,使用简单粗暴的语气助词,我x等), 3.公共场合男女社交礼仪(如在公共场合打情骂俏,着装不得体), 4.违反基本社会道德的行为(背后议论,抹黑别人等) 5.课堂上不尊重老师(如上课玩手机) 6.不尊重其他校内教职工
7.质疑本问题的回答(如大学生不需要礼仪,礼仪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 将结果归类统计后所得数据可列入下饼状图:
注:本班一共23人
从图中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有相当一部分人人为当今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秀恩爱这一举动应该加以克制。上升一个层面,这是严重的礼仪规范不到位。我们应该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这也是礼仪最根本的出发点:换位思考。
之后,在我班同学看来,仅次于这一条的第二条还是关于在公共场合的相关礼仪(将这两项拆开来是为了让统计更合理)。其主要表现便是过多的使用一些贫乏的语气词,我X,尼玛等等这样的词来表达内心的多种思绪。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看起来都是一些无所谓的小事,在平日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公众场合中也自然就注意不到这么多。但作为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以这样的状态交谈还是很不得当的。
首先作为经历过长时间教育的在校大学生,不得不借助少量多意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只能说明自己荒废掉了之前12年的语文学习。其次,在公共场合,在校大学生并不只代表其个人,更代表了所在大学和所属的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公共场合的言语失体并不只反映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拉低了整个群体的文化素养。综上,在校大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规范是目前比较缺乏的礼仪(细分即为关于男女交往方面的态势语言和一般交流所用的有声语言方面)
之后的答案大多五花八门,将其整理归类实属不易。但只得指出的是,有13%的人认为学生们比较缺乏对老师讲课的尊重。就是上课会玩手机,或做一些其他的无关事情。
我的观点是,课上注意力不必完全集中,如果有特别着急和重要的事情可以暂停听课去完成。但不要被任课老师发现(即时间不能长,动作不能大)。因为我之前在班内做过不少报告和展示,当你自己准备充分并跃跃欲试的站在台前时,大家的无精打采和毫不在意会让你马上从兴奋转为失落。对待辛苦给我们备课的老师,我们不能残忍到这种地步吧?所以上课尊重老师的意思是对其讲述的内容保持热情和关注。(不排除某些课比较无聊,让大家没有热情,但起码的关注还是应该有的)
二、深入调查
之前也说道,介于生活圈有限,在校内没有能力完成大规模的调查。所以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网络。
借助在贴吧内发投票贴的方式进行调查,其选项由初步调查中概括出的6个选项(除去了与内容无关的第7个选项)细分和扩展得来,共分9个选项。 具体内容如下: 贴吧调查:
问题:你们认为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三条礼仪规范是什么? 选项:1.进门不敲门
2.背后议论别人 3.公开场合秀恩爱 4.习惯性爆粗口
5.对老师和长辈直呼其名 6.不懂得礼貌用语 7.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8.不尊重大学中的其他教职员工 9.上课当老师面玩手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V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