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

2022-10-05 03:36:5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0614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欢迎阅读!
训育,自律,法宝,儿童,0614
初探训育

上篇:驱除父母内心的阴影 1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2 父母内心的恐惧 3 到底谁吃亏了 4 慈祥的虐待 5 都是为了谁好 6 养育的目的

7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8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和孩子划清界限 9 什么是非爱行为 10 什么是真爱行为 11 真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件事 12 什么是心理彊界 13 和孩子划清界限

育儿童自律 14 为什么要听话 15 世界上最有用的字 16 何谓训育 17 自律四原则 18 物不平则鸣 19 物不平则鸣 20 行为的目的 21 首先改变我们自己 2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3 成长的烦恼 24 掌握主动权 25 体无完肤

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感情或精神成长而主动延伸自我的意愿。有二种衡量的标;一是否抚育了自己和他人的成长,二是否助长了他人的责任感。

初探训育

上篇:驱除父母内心的阴影 1.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2. 父母内心的恐惧 3. 到底谁吃亏了 4. 慈祥的虐待 5. 都是为了谁好 6. 养育的目的


7.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8.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和孩子划清界限

9. 什么是非爱行为:

孩子对父母早期的爱才是无条件的,他不知道其它父母是怎样的。因此认定父母无论怎样做都是正确的。 9.1有条件的爱

9.2不负责任的爱:

现象:不鼓励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也不给孩子树立必要的规则和纪律。毒害非爱。 后果:不思考,不独立,缺乏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吃不得苦头,承担

不了责任。只想别人满足自己,而自己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其结果只能是到处碰壁。

点评:给予者只是在回应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无视对方心灵成长的需要。

爱不是简单给予,而是明智审慎的给予和不予。明智审慎需要判断,深思熟

虑和痛苦的决定。

9.3依赖性的爱: 现象: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精神保姆,导致精神乱伦。孩子承担的是父母配偶的角色,

愉悦父母,支撑他们的精神世界。

原因童年时父母没有满足他们对温情、关爱和照料的需求。他们内心带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有一种“我拥有的还不够多。

后果:处处争取爱和关注,做出非爱的、操纵性、玩弄花招、不择手段的行为,导

致关系毁灭。

点评:

9.4永远无法满足的爱:

现象:谦让窝囊,打架野蛮,关心献媚,不管-自私,关注烦人,独立-孝。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永远没有好脸色,怎么努力永远不够。

原因:缺乏自律,缺乏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点评:被动地把别人当做幸福和满足的源泉。不高兴不满意时都认为是别人的错。

无休止的愤怒。总觉得是别人让他们失望了。

9.5牺牲讨债的爱:

现象:耽误事业、失去工作、拖了后腿、维持婚姻的唯一理由就是你。

原因:个人个性失调,努力逃避对自己生活负责,往往让孩子替他们承担责任。 后果:孩子往往接受这种责任,从而变得神经质。

点评:生育子女是父母自由的选择,是应尽的职责。个性失调的人,在无数细节上忽略孩子,不提供所需关注。

9.6要求回报的爱:

现象:我们一切为你,你也必须一切为了我们。

原因:把爱与养育当做一种投资,期待高利率的回报。

后果:想方设法的阻挠孩子独立,要么包办一切,让孩子无法离开自己独立生活,

要么制造内疚感、恐惧感,让孩子不敢离开自己。

点评:从本质上讲,爱与非爱都是自私的,关键不在于它自私与否,而是看它行动

的目标。任何有真爱的人都理解爱的愉悦。当我们真诚的想爱的时候,是乐 于去爱。真爱的目标永远在于心灵的成长。




10. 什么是真爱行为:

10.1真爱是付出

10.2真爱是关注:只有通过关注,才能够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捕捉到孩子隐蔽细微的需求、及时满足和训育孩子。 10.3真爱是倾听: 10.4真爱是勇气 10.5真爱是鼓励独立 10.6真爱是接受分享 10.7真爱是履行诺言

10.8真是改变自己,促进自我及对方心灵的成长 10.9真爱是律己的面质

11. 真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件事 12. 什么是心理彊界 13. 和孩子划清界限

育儿童自律 14. 为什么要听话 15. 世界上最有用的字 16. 何谓训育 17. 自律四原则 18. 物不平则鸣 19. 物不平则鸣 20. 行为的目的

21. 首先改变我们自己 2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3. 成长的烦恼 24. 掌握主动权 25. 体无完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Nz.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