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2023-01-02 08:0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指导学生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欢迎阅读!
儿童文学,课外,指导,如何,学生
如何指导学生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完成这一阅读目标,光靠 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依靠课外文学阅读来进行补充。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与文学鉴赏能力十分有益,而儿童文学作品以其审美的品质、生 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与寓教于乐的特点,自然而然地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材料。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是值得教 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首先明确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 小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展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素 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靠有限的课堂学习得到提高的,而是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 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能力”。其次,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提高文学鉴赏 能力、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促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校中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家庭儿童文学作品阅 读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未形成良好的风气,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此,儿童的课外阅读主要以在学校为主,学校成为儿童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由此,在学校开展儿 文学课外阅读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学校开展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他们认为,在校时间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 籍,许多老师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而很少让他们读书。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良好 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教师要进一步学习儿童文学理论知识,进一步了解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理解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变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2.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要把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首位。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可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都具备强烈的好奇心,特别喜欢听故事。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大结局之际, 教师戛然收声并告诉孩子,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同时适时推荐相应的作品。这样通过一个个喜闻乐见的故事诱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地读到自己想读更多 的书。此外,还可以举办交流会,通过教师、同学讲述自己的读书感受,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还可适时举办一些竞赛活动:评选 “故事大王”、朗诵比赛、读书竞赛、手抄报、征文活动等,都可在学校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向学生推荐和介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学生的阅读,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或父母的安排,父母的文化水平不同,因此,推荐书目的任务就自然落到教师的身上。首先,需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上好读物介绍课,针对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其中的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媒体播放书中的一段精彩片段。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为不同层次,不同阅读爱好的学生列出书目,以便学生课后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

4.教师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读书,还只是 刚刚进入阅读的大门,阅读的志趣、方法、习惯尚未形成。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更多地关注趣味性,缺乏认识的深度,只是停留在有趣的故事上,而很少探求作品对 人生的观照与其技巧结果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这种




阅读不会有真正的收获。这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读书,使其善于读书。 在指导时,教师最好根据作品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向学生讲清写作背景、作者情况、作品中的疑难问题,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阅读时可运用的方 法等。同时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并提出的疑难问题予以与时有效的指导和解决。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才能真正地获得 能力,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5.组织学生对选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讨论评析

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基础上,组织一次(或几次)儿童文学作品讨论评析会。其好处是多方面的:(1)可以检验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情况;(2)能够与时了解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动态与存在的问题;(3)通过讨论评析提高学生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理论水平;(4)通过讨论评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儿童文学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儿童文学效率。



6.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



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成果,一般地说,表现为内在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和文学底蕴的积累上,而外在的显现则很少。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读书心得、札记,也可以写儿童文学作品的评论;更可以模仿所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创作。更进一步,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修改其习作,推荐发表。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丰富学生的阅读活动

(1)建设班级儿童文学图书角 (2)开展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竞赛活动 (3)举行儿童文学作品的表演会。 (4)组织儿童文学阅读兴趣小组。 (5)开展儿童文学的阅读、创作征文活动。

(二)、家庭中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家庭是小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环境,从出生一直到入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家庭可以说是孩子接受文学熏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在家庭的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中,家长应注意以下问题。

1.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现代教育结构中,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富有文学修养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其阅读习惯和阅 读能力都较为良好。在家庭中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并深植于心,这可以说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一个原动力。因此,父母应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富有文学阅读氛 围的环境,如购买或订阅一定数量的书籍、报刊,让孩子课余有书可读;布置一间幽雅、舒适的书房,让孩子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家庭成员经常读书并 进行交流,在阅读上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无疑会起到榜样的作用。 2.重视“亲子阅读”,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

“亲子阅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亲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是当今教育界推荐的一种阅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更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此,家长可以通过“亲子阅读”这种方式为不爱读书的孩子树立榜样。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我们做父母的,一面要事事以身作则,一面要处处留心小孩所 处的环境,使他所听的、所看的都是好的事物。这样他自然而然地受了好的影响。”如果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yU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