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生类节目的探讨

2022-12-28 11:5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养生类节目的探讨》,欢迎阅读!
养生,探讨,目的,关于


关于养生类节目的探讨

目前,养生类节目发展迅速,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此结合社会热点,认识养生节目发展的原因,而且针对发展原因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这些养生节目。



标签:养生节目 健康 理性 政策

一、养生类节目发展的原因

1.生活水平提高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正从较低水平向着较高水平发展,人民对粮食等基本生存食物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正逐渐转变为对肉蛋奶鱼等高档食品的需求。而这些高档食品在为人们补充更多营养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问题,各种急慢性疾病发病率正持续走高,所以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老百姓比以往更加注重自身的养生保健,并且对健康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



2.生活节奏加快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普遍为了更好的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变化而过度疲劳,精力体力严重透支,加之身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发展形势,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中医综合干预是最有效的方法正确的中医养生可以对人们的日常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做出具体指导,有效消除亚健康状态,因此养生逐渐成为人们追捧的话题。



3.医改不称心,养生以防病

虽然从06年开始,国家就不断深入推进医疗改革,大力建立健全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但近十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大多数人依保持着小病自己扛的思维方式。而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们更乐于未病先防。如何未病先防——首选当然是养生,而且足不出户,只看看电视就能得到健康的方式,人们更乐于接受。



4.传统思想复兴

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政府加大了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而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得到了政府有力的扶植,也在逐步充分发挥出防病治病的作用,养生作为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方式,因此也发展的如火如荼。



5.人口老龄化

中国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不断增加的老年群体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逐步扩




大,而如今老年人对于晚年幸福的理解已彻底改变,他们不但想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体质,也想要无病无灾寿满天年。而养生从生活各个方面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换言之,老年人更需要养生。而能够全天候无时差的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养生节目的人群,也非老年人莫属。老年人增多是养生类节目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养生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养生类节目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但是任其发展到如今,各类养生类节目已经泛滥无序,那么广电总局对其进行严苛的管理规范化改革就势在必行。



近年来,不少养生类节目以医疗的名义做宣传,打着保健的幌子误导了观众,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媒体形象。一些节目请来的专家,看似饱读诗书,有着深深的中华文化底蕴,实际上只学了一些皮毛就出来忽悠人,宣扬各种未经科学考究过的养生理论因为目前社会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较高,需求率也很高,但对养生的实质缺乏科学的认识[1],有盲从的倾向,所以对这些所谓的专家更是言听计从。



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大一部分养生类节目的制作方在节目中大肆宣传各种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他们夸大宣传自己的产品包治百病,可以接通来自全国各地的热线电话,然后评价每一位来电者的健康状况,最终以推销他们的产品。



那么,这些伪中医、伪专家什么能登堂入室?为什么各种产品在节目中的广告宣传如此肆无忌惮?追根究底,第一是政策存在漏洞,没有严格审查养生专家是否具备传播养生信息的资格,第二,正确和科学的养生知识没有被了解认知,老百姓心里却对养生知识充满了渴求,第三则是制作方与广告商之间的利益往来致使其改变了服务人民和传播健康的初衷。



三、对养生类节目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

目前活跃在电视荧幕上的养生节目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不可否认也有相当一部分养生节目在传播优秀的中医知识,给予人们正确的养生建议和科学养生方式。虽然经过广电总局一番看似严苛的整改,但是此类节目是否会焕然一新犹未可知,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养生类节目正确健康的发展?



政府于2011年开始在北京遴选健康科普专家,如果选出的专家宣传错误的养生信息或在节目中非法牟利,都将取消专家资格,如此一方面有利于电视台有条件地选择专家,另一方面便于卫生部门的管理同时人们也有了辨别的参考依据,此法可推广用于全国各城市。其次,政府不仅要对养生节目进行监督审查,更要加强加快促进全民健康素养,将养生常识纳入国民健康教育体系。在中青报的一项调查中,65.8%调查参与者建议把中国优秀的传统养生知识纳入中小学课本中。邓小平说过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其实养生常识的普及也应从娃娃抓起,只有不断的传播科学的养生知识,才能赋予国民对养生谣言的免疫力。






而媒体作为最广阔的信息传播平台,应肩负社会责任,杜绝伪养生节目的出现,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各类媒体的监督,以避免失去公信力。



大多数观众认为,通过饮食运动调节就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这种观点等同地将养生认为是某一种或几种方法[2-3]。但是养生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修身养性、衣食住行到防治疾病都离不开养生。所以在观看这些节目时,不能盲目的推崇和信任节目所传达的信息要理性对待养生节目,通过医院等正规渠道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如果生病还是应该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郑丽维,邓丽金.内科门诊病人对中医养生的认知需求调查[ J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 5 68-69.



[2]刘焕兰,曲卫玲.当代名老中医运动养生思想研究[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 4 602.



[3]马丽佳,邓 莉,曲妮妮.肺系疾病的养生预防策略[ J ]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 9 167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mF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