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防控看社会治理

2023-10-23 06:3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疫情防控看社会治理》,欢迎阅读!
防控,疫情,治理,社会
从疫情防控看社会治理

作者:望甜

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第8



望甜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同心抗“疫”,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使疫情得到遏制,并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展现出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服务的精神。

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各级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考验。抗击疫情工作考验着各地各级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也暴露出了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所存在的一些短板。健全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亦是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关键之举,也是未来政府转变职能、赢得公信力的核心之要。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不能只靠党委政府来动员、部署与执行,要把全社会当做有机体,用科技手段健全相应的“神经系统网”和“毛细血管网”,强化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系统”功能,锻炼好社会治理的强健“肌肉”。

一、党建引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强化社区和街乡党委政府治理功能的“主动脉”

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抓好基层党建。社区和街办乡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也是最有效的治理单位,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脉”。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治理体系重心下移,也就是抓好社会治理体系的“主动脉”。突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党委负总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基层治理体系,是实践证明有效治理的关键。要强化基层组织体系改革,完善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权责一致的制度体系和考核体系,使街乡政府和社区能更好地为民服务和进行社会治理。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治理“毛细血管网”

发挥各行各业的社会组织功能,构建完善的社会治理“毛细血管网”,是迅速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关键。强化基层党建,领导和统一各类社会组织体系,由“主动脉”到千万个“毛细血管”,是社会治理体系成功的关键。社会治理和社会组织动员的难点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如何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行业进行精准的信息发送。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如儿童、特殊困难群体等等,他们很容易处于“失联”状态,其诉求很难被政府所知。而当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触角未延伸到时,由于缺乏正面的引导,一些极端情况下,社会上容易产生谣言。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社会治理“毛细血管网”。

一是按政府管理服务类别,建立起服务对象的信息化体系,如教育、民政、残联、扶贫等部门,要完善其服务对象的信息化体系,健全志愿者服务体系,确保情况清楚,信息畅通。二是各行各业要完善其行会、商会及协会体系建设、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在组织之中,都在网格之中,都能及时收到党委政府的第一手信息,关键的时候知道该怎么做。各类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小区自管会等要积极促进自治、自我规范管理,减轻政府的管理成本,降低风险。

(三)健全全社会的“神经网”


从“信息流”到“大数据”,科学研判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掌握,矛盾化解的关键也在于信息的掌握。社会治理有了基层党建这个主动脉和网格化管理中的各类社会组织的“毛细血管网”,通过科技化和智能化的投入,信息就能够及时准确地汇入“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的甄别、分类、分析、比对,就可以及时发现各类隐患问题和社会矛盾。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能够了解群众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都有哪些,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网格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录入系统,由指挥中心分类交办处置,按既定程序透明化办理,确保矛盾隐患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大数据”的充分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问题处置的效率,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有了这个强大的神经反馈网络社会治理就可以做到统一调度,精准治理,收放自如。

二、科学管理,利用科技手段建设智慧城市大脑

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多个城市运用科技手段防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杭州的社会治理举措值得推广。202033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杭州云栖小镇城市大脑运营智慧中心时,向全社会传达了鲜明的先进治理理念。城市大脑是为城市生活打造的一个数字化界面,市民凭借它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城市管理者通过它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提高治理效能。以杭州为例,城市大脑包括警务、交通、文旅、健康11大系统和48应用场景,日均数据在8000万条以上。其中,大家所用的“健康码”就是“城市大脑”的产物。

“城市大脑”在社会治理中的确发挥了神经中枢的作用,实现了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一个未来城市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智能管理中心的作用才能抓好城市治理。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可以掌握全面信息,提高风险分析的准确率,辅助作出科学决策。建设“城市大脑”需要有序推进政府大数据平台建设,引进高科技型公司,整合必要的相关职能部门数据,比如公安、气象、环保、地质、交通、公共卫生、信访等数据,聘请全职或兼职的专家为城市治理智库专家。市政府设立大屏幕的调度中心是智慧城市大脑的主脑,包含三项职能:监控解决交通拥堵和调度、气象和环保监控,以及公共应急救援(包括洪水、电、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公共事件等)。调度中心在常规情况下保持有序运转,政府只提取数据和解决基本问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由政府统一高效调度。

三、久久为功,完善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创建文明城市是强化社会治理功能的肌肉

深入、持续、常态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是强化社会治理功能的最有力抓手,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之举。

一是持续不断地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不聚餐不扎堆、不食用野生动物等文明生活习惯,积极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二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创建健康城市、健康社区,完善居民健身条件。三是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四是彻底完善清扫保洁机制,使城市变得更美丽更清新

(二)在信息充分掌握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决策

社会是一个像生命一样的有机体,只有健全社会的“神经网”和“毛细血管网”,拥有了健康的“主动脉”、强健的“肌肉”和聪明的“大脑”,社会治理才会变得科学、精细、人性化。科学运用信息化能让社会变得更聪明,让政府变得更高效。畅通的信息通道和平台能够让社会治理者及早发现苗头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阻止“灰犀牛”或“黑天鹅”事件发生,将社会的损失降至最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能够从被动


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从单纯管理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从主要依靠党委政府向开放共治转变,从而将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系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责任编辑 田莺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P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