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论文

2022-12-31 17:5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论文

李盼盼 23320122203908

【摘要】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关键词】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食养”“食补”,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

饮食养生的原则,即做到以下几点: 1、天人相应

顺应四时,不同季节用不同食物养生。 中医有五季、五色、五脏相对应。

春天补肝,肝色是青色,多吃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品

夏天养心,心色是赤色,多吃山楂(红果)、西红柿、红苹果、红桃子、胡萝卜、红辣椒等红色食品

秋天补肺,肺色是白色,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白色食品 长夏属脾,脾色是黄色,四时皆养,长夏及四时都可吃山药、土豆、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品。

冬天养肾,肾色是黑色,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 2、全面膳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3、合理搭配 1)谨和五味

食物的味道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统称“五味”。五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


也各有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素问·五脏生成》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调和,有利于健康

甘味补脾,补养生气血,缓解疼痛、解毒等,味过于甘,反能伤脾,助湿生痰,引起胃胀不适。如蜂蜜、饴糖、桂圆肉、米面食品等。

酸味补肝,可健脾开胃,促进食欲,但过于酸,反能伤肝,引起肝气偏盛,导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碍。如醋、乌梅、山楂、石榴、柿子等。

咸味补肾,能软坚润下,调节和维持人体水钠代谢,味过于咸反而伤肾,出现水肿、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如盐、海带、紫菜、海虾、海蟹、海蜇、龟肉等。

辛味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祛风寒等,味过于辛,反能伤肺,刺激胃粘膜,有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等。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

苦味补心,清热、解毒、泻火等,味过于苦,反能伤心。如苦瓜、苦杏仁、橘皮、 “良药苦口” ,五味平衡,苦味对人体的影响,不是摄入太多,而是摄入太少。“苦”为百草之味。 2)寒热适宜

寒凉性质食物多属于阴性,具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藕(生)、马齿苋、鱼腥草、芦荟、海带、绿豆芽、苦瓜 、螃蟹、鸭血、香蕉、柿子、西瓜、苦丁茶等。

温热性质食物属于阳性,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如葱白、生姜、香菜、辣椒、酒、羊肉、狗肉、鹿肉、山楂、荔枝、杨梅、木瓜、海参、海虾、带鱼、红茶等。

饮食时寒热食物属性应互相调和,同时饮食入腹时冷烫温度也要适宜。《内经》“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将气持,乃不致邪僻也。”孙思邈指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食物过热伤胃阴;过寒伤胃阳。 3)荤素搭配

荤指肉类食物,素指蔬菜、水果等。

肉类食物:多有滋养脏腑、补益人体、润泽肌肤的作用,含有优质蛋白、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等。过食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

蔬菜水果:具有疏利、开胃消食、疏通肠胃等作用,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和排泄功能,帮助身体快速排泄代谢废物,减少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 猪肝——菠菜:猪肝、菠菜都有补血之功能,一荤一素,相辅相成,共同吸收,对治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uS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