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轨并行,专家治校》,欢迎阅读!

“双轨并行,专家治校”
民主管理,科学发展
一、“双轨运行模式”的提出
目前中学通行的领导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行政管理制度。当学校被当作行政机构来管理时,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观念和文化目标、独特原则和活动规律的专门性事业,是需要遵循其专门的活动规律的。
学校行政化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是,教师们要么放弃自己的教育信念,自觉自愿地做行政需要的工具,要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与现行制度貌合神离,以消极的态度表示自己的不满。
提出专家治校是基于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2007年下学期,我担任校长之后不久,开始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做一点努力,尝试寻找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契合,希望还教育本真的状态。在现有的体制下,完全“去行政化”恐怕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开始构想并实践一种行政管理路径与业务督导路径相结合的“双轨运行机制”。这种体制下,原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保持不变,以保证行政效能的高效;同时,建立教育教学专家组领导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体制,形成了专家治校的良好氛围。下图是我们设计的管理框架:
校长
建议、意见
教育教学
专家组
行政管理路径
分管校长
建议、质询
监督、质询
教务处、教科室
业
务指导监督路径
年级组
教研组
指导、质询
备课组
指导、评估 指导、评价
教师
依照上图设计的管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明晰的两条管理路径:一是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路径,即:校长——分管副校长——职能处室——年级组——教师。这条路径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贯彻落实行政决策,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条是以学科专家组为首的业务指导监督路径,即:专家组——教研组(学科组)——备课组——学科教师。这条路径主要通过学科专家的引领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专家组的产生方式、地位和职能
第一届专家组成员是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产生的。考虑到专家的权威性不是行政权威而是专业影响力,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学校作为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民主基础和民主素质都比较好,我们大胆尝试,分学科全员推选专家组,最后选出的10名学科专家都是在各学科专业领先、德高望重的教师,这使得专家组的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在专家组的定位问题上稍微走了一段弯路。受行政管理的定势思维的影响,专家组成立后,一度承担了一些常规性的检查工作,感觉近似教务管理的附属机构。我们很快意识到这可能偏离设立专家组的初衷,立即组织了专题研讨会,重新审视专家组的定位问题。经过讨论,对专家组的定位形成了共识,即“教育教学专家组是学校推行“双轨运行”“专家治校”的重要载体,是直属校长领导的教育教学专业指导和督导评估机构,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决策咨询机构。
专家组的具体职责包括:
1、专业引领。指导本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进行学科建设;通过教学示范、结对指导、建立工作室等方式指导本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侧重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其提高职业情操、优化教学技艺、形成教学风格、提升科研素养;开展学法讲座,指导学生掌握本学科学习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2、专业评价。组织达标课、优质课评比,对参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鉴定,并形成文字评价交业务部门存档,作为教师聘任和工作布岗的重要依据;定期对学科整体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论以书面形式报告校长室。
3、调研督导。根据学校工作部署,就学校重大教改活动或其他重要教学教研项目进行专题调研督导,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时矫正出现的偏差和误区,确保教学、教研、教改活动方向正确、进展顺利。
4、论证咨询。发挥“智库”功能,对关系学校发展的重要决策开展专题论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关于专家组的待遇问题也是一个颇多争议的话题。为了在全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专业的共识和氛围,引导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积极上进,学校克服重重阻力,特别规定专家组的待遇远高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待遇。2012年下期开始,学校又特别聘任了首席专家一名。首席专家享受校级领导待遇,参加校长办公会,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进一步提升了专家组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也产生了引导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o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