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对策

2022-08-20 22:58: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中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对策》,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对策,幼儿,不良,有效
幼儿教育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对策

作者:

来源:《学习·教育研究2021年第48

编号:G40202122- 03-02 作者:谢永敏

摘要:幼儿的不良行为产生于日常父母的娇惯、老师的教育不力等,在具体事例调查的基础上,以幼儿园小朋友的不良行为为例,提出改正幼儿不良行为的阶段目标,并且总结有效对策,为老师、家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不良行为;有效对策 一、幼儿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既源于学生思想,更多的还是家庭、学校、社会造成的。题学生不愿学习、害怕作业、害怕考试等,但由于学校、家庭及诸多原因,导致不良现象没能及时疏导和纠正,学生就形成了厌学、纪律观念薄弱、师生关系紧张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既感到不安、恐惧,却又追求独立、寻求自我,情绪变得焦虑、无所适从,这些不良现象逐步形成习惯。

二、改正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对策

1.客观全面地观察幼儿,找出其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教育孩子,最主要的是因材施教,有些孩子攻击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其各种家庭因素、环境因素而引起的内心叛逆,或者其并没有认识到他的不当行为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也有可能是在电视或者身边大人身上学到的不良习惯,每一种原因引发的其攻击行为,应该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

2.尊重儿童的身心,对待孩子要保持公平态度。孩子犯错的原因有很多种,有时候可能只是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如果老师保持一颗公平、公正又充满温柔、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才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那么孩子犯错的几率就会降低。 3.相信孩子,给予儿童积极的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示,如果教师给予孩子积极的期望,那么由于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尊重与信任,便主动向其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对儿童提出的期望应是具体的,并且应该表达出来。比如,老师常说:我希望小朋友们都


能成为好孩子。那么,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这就应该具体化,加入一些形容词,比遵守纪律”“上課不说话等,来对好孩子进行界定。

4.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教师是引导孩子发展方向的关键人物,教师的一个好的行为将会引领孩子朝着阳光方向发展,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观察教师、学习教师。如果教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了污秽之词或者暴力动作,孩子也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从而增强幼儿间的攻击行为。

5.给予正确而明确的提示、指导。有时候,孩子犯错误,行为举止不妥,可能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他们的举动是不雅的,是会给其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的,他们只是在效仿别人,身边的哥哥姐姐、老师、家长、同学等等。因此,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提示和指导,能够避免他们的错误行为,甚至走入歧途。 参考文献:

[1]吴宗英.幼儿教师对幼儿不良行为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J].时代教育201218.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第一幼儿 5524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o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