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交际场合下语义的不确定性

2024-01-04 10:3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同交际场合下语义的不确定性 》,欢迎阅读!
语义,不确定性,交际,场合,不同
不同交际场合下语义的不确定性

不同交际场合下语义的不确定性

摘要:语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有交际双方、文本、场合、媒介等影响语义理解的因素。交际场合作为其中的一个因素,其改变能影响其他因素对语义理解所起的作用。本文将考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下语义的不确定性,以及引发这种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语义;不确定性;场合;语境

语境中的各个要素――交际双方、文本、场合、媒介等,对于意义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下,各个要素对语义的理解又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考察实时交际场合、历时交际场合和跨文化交际场合下语境中的各个要素对语义理解的影响以及这些场合下语义的不确定性。 一、影响语义理解的相关因素

我们认为言语中影响语义理解的主要因素是语境。语境可分为物理语境和心理语境。 言语的意义是在交际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在交际过程当中涉及到的相关因素有:交际双方的关系、实际场合、媒介等等。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称其为语境。束定芳在《认知语义学》里对语境做出过这样的划分①218-219: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语境分为物理语境和心理语境。物理语境有两种,一种是话语发生的实际场合,包括时间、地点、说话者、听话者的身份等等;另一种是上下文,即已经说过或将要说的话语。可见,场合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语境看作一个平衡系统,场合是其中的要素之一,它的改变,能影响到整个系统,从而对语义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心理语境。心理语境也有两种,一是对物理语境的感知,二是内化在大脑中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文化背景和相关知识。言语交际是说话人将意义转化为语言形式传播给受话人,接着,受话人将语言形式转化为意义。认知语义学中的认知语法将意义等同于概念――Conceptualization②27。韩宝育在《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说:每个人心中的不会是相同的,就像人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一样,当人们认为它们是一样的时候,人脑已经在概括和抽象了。③105”人的经验世界和意义世界丰富多彩,从意义到语言,再从语言到意义,当中各种因素对于意义理解的影响可想而知。语言形式到了受话人这里,他对语言进行信息处理必然也伴随着他对客观世界的心理认识。可见,意义的流失、变形、误解不言而喻。

二、不同场合下影响语义理解的各种因素的不同表现

这里所说的场合是指言语发生的背景,双方所处的时间、空间。具体可分为:实时交际场合、历时交际场合、跨文化交际场合。 (一)实时交际场合

将时间因素作为划分标准,交际场合可以分为实时交际场合和历时交际场合。在实时交际场合中,能够进行双向交流是有利因素。考虑到时间因素之后,我们进一步思考场地问题,实时交际场合则又能分为以下几种,它们分别是:

1)实时(非)现场交际场合。会话和演讲属于实时现场交际,也是最平常的交际方式。


在面对面的交谈中,交际双方都能利用周围环境当中的所有要素对对方的意图进行解释。时候,说话人在发现听话人出现理解障碍时,能自觉地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帮助其理解,是其他交际场合下做不到或难以做到的。至于实时非现场交际场合,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首先在交际时间要素方面已无大碍,场地问题也能用视频手段来解决,但在这种场合下双方交流起来,对语义的理解并不如实时现场交际中来的顺畅,从而产生语义的不确定现象。们说,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心理语境中对物理语境的感知这一项在此交际场合下的缺失。例如,视频会议这种交际场合下,获得意义的渠道只能是言语以及所能看到的屏幕那小小范围内发生的事情,比如表情、说话人的肢体语言。我们再以电话为例,物理语境当中的有利因素在此时只剩下上下文、言语。有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A打电话给B取消当日下午的会议。几句寒暄过后,进入正题。

A:今天下午的会议,主要发言人临时有事,让我跟你们说一声,会议取消,(此时BC扰,B没有听到取消二字)你和他们也说一声,啊。

B:好的。B误以为下午的会议照常进行,认为A只是打电话过来提醒一下。 这足以证明,在电话交际场合下,语义的理解靠的就是言语和上下文以及心里语境中的主观判断。如果因为客观原因错过关键的言语片段,可能会造成对说话人意图的不完全理解,甚至是相反的理解。

2)实时书面交际场合。时下最流行的即时聊天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实时书面交际的可能。流行的聊天软件从一开始单纯的聊天工具,摇身一变成了大众沟通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们用它们来联络情感,甚至变身为商务沟通的常用工具。拿最近比较火爆的微博来说,注册人数已超过千万,更有6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也起了微博,以此与民众来个亲密接触由于在这种交际场合下,通常是一人说话,万人听,交际对象广泛,交际双方的关系不定,交际双方的话题不唯一,很容易造成对语义的多样化解读。刑凯在《歧义现象和语言的不确定性》中提出交际双方话题不唯一,双方的预设心理不同,或是一方主观上为了某种目的故意为之,都有可能造成歧义。④47-55”我们认为,在这种交际场合下,物理语境中双方的身份和关系、文本以及心里语境中的预设心理在此时对意义的理解起着主要的作用。 (二)历时交际场合

历时交际场合下交际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距离。历时交际场合也能分为口语和书面两种。口语式历时交际文本可以是视频式、音频式文件,较为少见,多为说话人要离开受话人时留下的话。书面历时交际文本就比较常见了,多为一些言语作品。此时,读者只能根据文本、上下文以及知识体系来获取意义,没有物理语境和对物理语境的感知。言语作品又能分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非文学作品的语义一般是确定的,文学作品的语义却值得推敲。对于此,西方现代解释学有过精彩的论述:以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解释学,认为当作者创造出了一件作品(文本)以后,这件作品(文本)就是一个脱离了作者的自足的存在。事实上,这种场合下语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读者自己理解得来的。有一个特别好的例子能够说明这一点:有一次新锐作家韩寒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有人用了他的一篇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出了一道阅读分析题,希望受试者分析划线部分意思。被访的韩寒打趣似地说道:我拿到那个试卷之后,我都不能理解我当时的用意是什么。可见,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作者早已逝世的文学作品,读者对作者的原意、作者的意图就更是无从考察了。


(三)跨文化交际场合

文化交际场合也能分成口语、书面、现场、非现场、历时、实时等交际场合。但跨文化交际场合最大的特点在于有词汇层面里文化义的介入。我们假设,文化交际的发生是以交际双方采用任意一方的母语来进行交际的,那么另一方必须对这种语言词汇层面的文化义十分了解,包括民族观念、伦理观念、民族心态特征、典籍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有时,对于一种语言词汇层面文化义的了解还只是知识性的输入,并没有内化成为观念体系,在交际,尤其是实时交际中不能理解到应有之义,或者不能迅速反应也是常有的事。另外,社会因素也是这种场合下理解语义的重要因素。于是我们说,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下,影响意义理解的特殊因素是社会背景和双方文化 结语

影响语义理解的因素有很多,而这些因素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下,影响意义理解的程度有深有浅。这是从场合、交际手段、交际主体等语言的外部要素来看的。语义的不确定性还可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语篇层面以及语言互译等层面来考察。有时词汇、句子结构等语言内部要素对语义理解的影响更为强烈。此外,正文中韩寒的文章作为考题的例子也引起我们对中学语文应试教育反思,对于此,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考察。 注释: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18-219.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7.

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M].200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5. 刑凯.歧义现象和语言的不确定性[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7-55.

参考文献:

1】刘焕辉.言与意之谜---探索话语的语义迷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袁彩云.实用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m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