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语句》教学文案

2022-12-31 13:3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循环语句》教学文案》,欢迎阅读!
文案,语句,循环,教学
《循环语句》教学文案

《循环语句》教学文案 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循环语句》,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两种循环语句。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框图,学习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条件语句,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基础。

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把框图转化为语言,将循环结构在计算机上实现,另一方面为学习较复杂的流程图打下基础。本节课对学生算法语言能力、有条理的思考与清晰地表达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for 语句与while语句的结构与含义,并会应用 难点:应用两种循环语句将具体问题程序化,搞清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三种不同的.循环语句的形式、执行过程和比较对循环语句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过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基本算法语句


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的作用及应用,增进对算法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引入

复习循环结构,目的是承上启下,以旧引新,一方面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另一方面为引入循环语句作铺垫。

操作方法:师生共同在黑板上画出框图,并对重点适当强调。 1.设计一个计算 的算法并写出相应的框图。 直到型 当型

复习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重点,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差异。 2. 探索新知

通过上面的两种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两种循环语句,他们分别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下面就向学生们介绍这两种语句的一般格式,并在相应位置作出对应的程序框图。之后提问:通过对照,大家觉得WHILE型语句与UNTIL型语句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予以提示,点拨指导。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3.例题精析

2 把例1的直到型循环框图转化为程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lS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