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健康课《情绪对对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课《情绪对对碰》教学设计
利川一中 刘 华
一、 活动理念
心理健康课指向心的教育,有三层目标,认知、体验和行为,而终极目标是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达到知、情、意、行合一。青春期的高中生处于心理断乳的特殊时期,心理特点有着勇敢与懦弱、封锁与开放、反抗与依赖等多重矛盾,仅仅是知道,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体验,没有动机,心就不会生出主动的行动。青春期的学生更倾向于听自己的话,从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出发,去认识世界。所以“重体验、轻说教”才是他们喜爱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本会团体教育模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去体验自己内心的真善美,然后分享,在活动中体验,在分享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二、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情绪的相关知识。 2、
体验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处理情绪的方法。 3、
行为目标: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培育积极情绪,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 三、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到各种情绪的正常性,在活动中获得心理营养,心理能量,在生活中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以后的行动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提升自己的心理水平。
五、 教学准备 轻音乐。彩笔,白纸。
六、 教学场所:心理活动课教室,有活动范围的空地。 七、 教学方式 体验式本会团体活动教育
八、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风吹”游戏,请人表演。由表演情况引出又换情绪的话题。
我们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会不会嫉妒别人的成功?是不是做得到去为他人的成功喝彩呢?为什么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却做不到呢?
活动一:情绪绘画 背景:轻音乐
活动要求:把刚才在活动中体验到的或者最近一段时间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用画或者文综表达出来,然后分享。
分享:在该活动中的体会,心理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鼓励,诠释,正向引导:我们生活中无形之中总有比较,总有被比较,各种情绪都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但是若是与负面情绪为友,烦恼,悲观,忧愁就会严重污染我们的心理风水,成为心中的毒瘤。所以我们需要调整自我,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培育积极情绪。
总结:不要跟情绪讲道理。 活动二:心有千千结
先牵手围成一个圈,请所有人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的人,然后散开随意走动,散乱后再牵住原有的左手和右手边的人,手一直牵着不放,解开还愿成最开始的大圈。
活动三:小猫喵喵瞄
活动要求:一人学猫叫,展示猫的动作,把自己选定的人逗笑,若对方笑了,就换对方扮演小猫,若被选中的人不笑,就摸“小猫”的头,说三声可爱的小猫,示意小猫换人。
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U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