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的区别

2023-11-12 07:3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议“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的区别》,欢迎阅读!
小议,区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议にもらうからもらう的区别

作者:于亚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7

摘要:助词在作为黏着语的日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日语被认为很难的原因就是因为助词的存在。「に」和「から」这两个格助词就是众多助词中易混淆的两个助词。这两个助词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我想在本论文中根据「に」和「から」的不同,把「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的用法也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授受关系;格助词;比较;异同

日语是黏着语,日语的每一个单词都是具有独特含义和机能的形态素,因此要靠助词将这些形态素链接起来。所以,在日语中助词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日语助词的研究是日语文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格助词的研究是助词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格助词「から」和「に」的比较研究很是盛行。这两个格助词有很多共通点也各有自己的特征,有些场合即使进行位置调换,句子的整体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但「からもらう」和「にもらう」用来表示授受関係的场合就会有显现出微妙的差异,所以本论文想简单论述「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由于助詞的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的授受関係的特征。 一、关于格助词

想要分析格助詞「に」和「から」首先必须明白助詞和格助詞的定義。助詞是日語品詞的一种,属于辞,经常接在其他词语的后面,以表明词语间的关系、说话者的心情和文章的完结等。作为付属語其自身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根据不同的语法学研究对助词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助词当中占有很重要位置的就是格助詞。格助詞的「格」是資格的格,表明文節间相互之间的位格関係,格助詞担当着固定格的用途。

二、关于格助词「に」和「から」

『広辞苑2』中关于「に」是这样说明的「格助詞的本义是指明時間、空間、心理的点。大多接续在表動作、作用和存在的词语后面」。

『文法大辞典』中,当「に」接在人后面時一共有如下六个用法。被动行为的接受者使役对象可能的主体行為対象作用的波及比較対象。接在表事物的词语后面有以下六个用法。被动的作用主体缘由起因行為動作的場所行為作用的対象搭配対象比喻转化的結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文法大辞典』「から」作为格助詞的用法如下。接在表場所和時間之后,表示出発点表明動作的发出场所借助「もらう」「借りる」「教わる」这样的動詞表明动作的对象,或者通过被动的说法表明动作的行为人表明物事的順序、範囲的起始点经过点因、理由、根拠原料、材料或者構成要素跟在表达数量的词语之后表示由以上组成意。

三、「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的比較

「もらう」的例子中,通过「に」和「から」表明動作、作用の出発点或者对象。从获得者的角度来说获得东西的场合使用「~にもらう」。强调获得东西的出处或者给我东西那一方的对象時,使用「~からもらう」。接下来进行具体分析。

森田良行说明如下,「表明授受关系的「もらう」之前接助詞「に」和「から」都成立」他们都表示原因和起点。

例如:彼に何をもらった。 彼から何をもらった。

这两个句子意思相同,从语法来看也都正确,相互交换位置也没有错误。所以表示授受関係给予者是人的場合,「に」和「から」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もらう」在表示赠与者好意的同时也表明了接受者一方积极的接受态度。把「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进行互相交换的场合不在少数。但是、「に」和「から」虽然都表示「行為的起点」,和强调「起点」的助詞「から」相比「に」更能表达出对对方的感激之情。

山下秀雄指出过,「もらう」这一动词本身就包含「から」的含义,此时使用「から」的话、更有强调之感。」所以当表明接收方积极得接受物品的场合,「に」和「から」所持有的含义是不同的。「~からもらう」中的「から」强调的是出处或者说是出発点。和「に」相比、「から」的使用方法更加客观。

一般来说、给与者是組織或者事物等空間上的出発点時,使用表示起点的助詞「から」。对于接受者来说是受益的一方的时候,使用「に」的情况比较多。如果不是好事的话、通过「から」更能表示事物的客观性,也就是可以就事论事的表达。 四、结语

本论文以「~にもらう」和「~からもらう」为中心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大概的比较,可总结如下。使用「に」的場合对于接受者来说是受益的。不好的情况多用「から」。表达对他人的感謝这一心理活动时多用「に」。避免掺杂人的感情時多用「から」。「に」和「から」都表示「行为的起点」但是和强调「起点」的助詞「から」相比、以人为出发点的助詞「に」更能表达同授予者的心灵上的交流,并且还带有对对方的感激之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松春明 1961)『日本文法大辞典』明治书院 [2] 久野暲 1973)『日本文法研究』大修館

[3] 鈴木忍 1977)『教師用日本語教育ハンドブック文法』国際交流基金 [4] 奥津敬一郎 1986)『いわゆる日本語助詞の研究』凡人社

[5] 孙萍 2001)《格助词的使用方法及与有关格助词的区别》辽宁师专学报一期 [6] 会田貞夫など(2004)『学校で教えてきている現代日本語の文法』右文書院 [7] 益岡隆志など(2004)『文法』岩波書店

[8] 许慈惠 2004)『试析格助词的点性本质意义』日语学习研究四期 [9] 徐炜 2005)『表示动作主体的「に」与「から」』日语知识十一期 [10] 陈徽荣 2007)『在表示起点上から的关系及区别』学术论坛六期 [11] 李孟欣 2011 考试周刊年4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E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