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文书之——如何判断文书的优劣

2022-11-11 23:1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留学申请文书之——如何判断文书的优劣》,欢迎阅读!
文书,优劣,判断,留学,申请
我们看过了如何写文书,读过了好的文书与差强人意的文书,现在终于轮到读自己已经成稿的文书了。手上拿着已经写好的PS、推荐信和简历(不管是谁写的),申请者所做的反应通常有这几种:写得太好了,就这么用了;写得太烂了,需要从头再来;写得好还是不好呢?我也不清楚,得找几个人看看……

最好的莫过于第一种结果,终于完成文书篇,接下来可以踏踏实实的申请了。 最坏的是第二种反应吗?如果这么糟糕的文书是自己写的,那么别无选择,反复修改或者找别人帮忙重新写过便是;糟糕的是如果你认为糟糕透顶的文书是他人代写的,并且你坚定不移地认为这个文书实在惨不忍睹,让你不堪忍受,这就头疼了……

事实上,多数的申请者没有那么自信,拿到手的文书读来读去读了不下10遍了,依然无法判断好还是不好还是不够好,也就是第三种情形,于是决定多找几个人看看,于是更多的问题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本来已经够乱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阅读,也越来越扑朔迷离……

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因为没有一个定理。没有一个定理摆在那里说用but是对的,yet就一定是错的;没有一个定理摆在那里说A结构一定比B结构优秀;也没有一个定理摆在那里说用银行的素材会比证券公司的素材更精确击中对方心理…… 也因为没有一个定理,谁都可以就你的文书发表所谓的看法和意见,而在文书的成稿上烦恼越多的人基本在生活上也是越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的人,如果非常不幸地,你也在为这件事情烦恼着,我想我能做的不是让你找某个所谓的专家再去看你的文书,而是可以考虑从下面几个方面自我做出一定的判断,我们在判断申请者的文书是否足够用来申请的标准通常有这么几个(事实上,所有的文章也都要从这几个方面考量) 语言方面:

对自己语言功底持怀疑态度者和对自己语言功底持否定态度者(事实上,这些人多是生活中的智者与谦虚者),你需要的是一气呵成的感觉,也就是说你在读你的文书时很顺畅,即使有一些不认识的单词,也不会妨碍你读完一篇之后长舒一口气,能做到这一点的文章已经属于上乘之作了。

语言这个东西是最没有定理的,就好像有人喜欢杜甫的诗,而有人喜欢李白的诗一样,在英语的写作中,你不能说你喜欢用yet而别人用but就错了;你喜欢用so而别人用therefore就错了。语言经常不是对与错的问题,更多的是更好的问题,可是我并不觉得有多少人可以有资格去讨论更好,关于为什么我这样认为,只需将心比心地来思考一下你是否觉得自己有能力来跟别人讨论汉语文章哪样用词更好呢?如果在母语上都做不到,么能有勇气在语上去计较呢?

而如果文章当中有语法错误则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有少数几个语法错误还是可以谅解的,如果多了,就要去质疑语言功底了。 内容方面:

在内容方面最有权利对自己的文书做出判断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己的素材你自己最清楚。所以别人最没有资格对你的文书说三道四的就是你的内容方面。在这个方面,你需要考虑的是:是不是你所有的比较有价值的素材都已经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已经有效利用了你的文书空间;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只能依赖你自己重新进行素材的整合与分配。

很多申请者把自己已经写好的文书拿给他人去看,对方看过后说感觉写得不好呢,可是也说不出来是哪里写得不好(事实上,很多人都是这样不负责任地评价别人的文书),于是申请者找到我的时候就很苦恼,在这种时候我一般会问的问题就是:你认为你的这篇个人陈述是不是已经把你最有价值的素材都写出来了?你还有其它的可以值得一说的素材吗?我觉得我说到这里,大家也该懂了。既然能写出来的素材都已经写出来了,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


再挑剔就不是去挑剔内容方面了。 结构方面:

在明确了自己的文书在语言和内容方面是否合格之后,接下来要看的是结构方面,在读完自己的文书之后,结构是不是清晰且有条理?所谓清晰,指的是主题是否明确,所谓有条理指的是逻辑是否鲜明,就算你没有能力判断语言好坏和内容丰满与否,你至少是有能力来判断结构是否符合我们在前面所列出来的所有的要求的,只要符合了那些标准,那么结构方面即可通关。

在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把关之后,每个人心里都基本会有一个概念——判断文书好坏的概念,有了这个概念之后,你便可大致自行做出判断了。而对于最开始列出来的三种类型的反应也可以大致做出回应了:

第一种:依然是圆满的结局。

第二种:如果文书是他人代写,建议你不要武断地自己做出决定,不妨回头听一下写作者的说法,如果写作者的说法不能令你满意,不妨再找另外的人帮忙看一下,因为我很担心,有时候因为武断而坏了事儿。多一个人把关总是好的吧。

第三种:进入扑朔迷离阶段:这个阶段是很多申请者都会经过的,最开始可能觉得文书还不错,于是拿给别人去看一下吧,可是因为没有定理这一特点,于是有人发出了质疑声,于是你开始动摇了,再去看的时候好像确实是有那么点问题……如此一来反反复复,最终进入了自己也搞不清楚状况的死胡同。

无论是对于哪一种情形,我能说的就是最终的最终,选择相信自己!

你自己有能力、有义务对自己的文书做出判断,通常来说,一篇文书,用流畅的语言,顺畅的结构,表达出来了你最有价值的素材,它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虽然它承载的作用很大,任务很重,但是你不能指望几篇文书为你订终身,它做不到,你也不能要求它做到。

虽然我们对文书要严格,但严格不是苛刻,苛刻回来的文书有时候就变态了,就失控了,所以对于文书的要求的这个度要把握好:让它承载它应有的作用就好,但是不要指望它就能帮助你一锤定音,所以在审核自己的文书时有八个字来分享:相信自己、适可而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Cc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