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必背古诗词》,欢迎阅读!

秋词[ 唐 ]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 (2)春朝:春天。 (3)排:推开。 (4)碧霄:青天。
潼关 近现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解:懂得。
竹里馆
[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唐 ]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注释
⑴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⑵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⑶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⑷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⑸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晚春
[ 唐 ]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jie):知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m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