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欢迎阅读!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在童年时代,父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撑,到了青春期,由于独立感和成熟感的出现,使得他们不再愿意像以往那样依赖父母。于是就形成了既不愿意依靠父母,又不能够真正独立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这些心理“断乳期”的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
一、关注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家长要关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细心观察其生理和言行举止的变化,分析其性心理面貌,从而掌握孩子的性生理、性心理特点,这是进行青春期家庭教育的前提。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于是总想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父母的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暖融融打动心扉,反而觉得唠叨刺耳;老师呢,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就连平时挺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一肚子心事,不知道该和谁谈。这时,家长就要多和孩子交流,做孩子的朋友。我们还应该主动和孩子谈一谈性,谈一谈爱情,告诉孩子一些他需要掌握的生理知识。因为即使你不谈,孩子也有的是地方去了解这些信息,比如网络,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些校园文学,还有手机短信……不健康的信息多的是渠道!而这样得来的信息往往会贻误孩子。所以,我们不去争取孩子,网络、影视等传媒就会把我们的孩子争取过去!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有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和归宿感。
二、帮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对迈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随着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其情绪情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他们面对各种难以应对的新刺激常有各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有的变得冷淡抑郁;有的暴跳如雷;有的沮丧沉闷;有的烦乱焦躁。由于某些内分泌腺的变化,致使他们情绪紧张,每天都可体验到强烈的惧怕、愤怒或爱的情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色彩。
许多孩子在行为、心理上的问题多数表现为情绪适应不良,家长对此认识不足,经常把它视为一种无关紧要的、暂时的精神状态,任其自然,很少教育引导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结果,健康的情绪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排解,使孩子常常受到不良情绪的压抑和伤害。
家长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点:一是情绪活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他们情绪中的积极与消极、紧张与轻松等两种对立状态反应强烈且富于变化,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情绪情感很不稳定。二是情绪体验迅速。情绪来的快,平息的也快,维持时间相对比较短,存在不稳定性,容易波动。三是情绪反应强烈。在情绪冲动时,理智控制作用减弱,很容易做出不计后果的过激行为。
四是情绪活动具有较明显的外露性。根据上述特点,确定恰当的引导、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认知信念在情绪产生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孩子树立起
主宰自我情绪、摆脱情绪困扰的信心。
三、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情绪波动很大,时而壮志凌云,时而悲观失望,时而十分自信,甚至自傲、狂妄,时而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情绪变化强烈,喜怒无常。一方面很想与同伴交往,表现出积极接近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排他性,不轻易接受和容忍别人。这时家长就要多和孩子交流,帮孩子分析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帮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而且找机会让他自己体会考高分的滋味。即使他成绩不好,也有别的方面的优点,家长应该发现并肯定这些优点,让孩子产生自信心。我以前带过一个孩子,他上课爱讲话,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成绩一般。家长批评,老师惩罚,使他产生了厌学思想。后来我发现他体育好,热爱劳动,每次集体劳动他总是干得汗流满面,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从那以后,他开始认真听课了,成绩也就进步了。中考时,他考入了一所重点中学,他母亲很感谢我,说我改变了他的孩子。其实鼓励孩子,肯定孩子。只要他肯努力,有足够的自信心,就足够了。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就如小毛虫先要变成蛹,再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一样.但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那些蝴蝶才会破蛹而出,演绎美丽的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x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