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

2022-11-28 02:1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欢迎阅读!
演讲稿,红色,故事,经典
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2347d030-7163-11ec-a1f9-7cb59b590d7d

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一】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今天,让我们回到1948525日烈士铜像下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要求连长炸毁桥型掩体。但爆炸机失败了。看到战友的伤亡,董存瑞再次站起来作战。“你已经完成了好几次爆破任务……”副连长说完,董存瑞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掉几个碉堡。现在龙华还没有解放,我怎么能完成任务?”副连长与指导员商量,对董存瑞说:“好的,去吧,注意隐蔽。”董存瑞握紧拳头说:“别担心,任务完成了你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

但他仍然带着炸药袋冲到桥下。这座桥离地面不止一个人。它两边都是砖石砌成的。没有沟渠或边缘,任何地方都没有放置炸药袋的地方。如果你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你就无法炸毁掩体,也无法找到任何东西来替代河床上的火药支架。我该怎么办?董存瑞急得握紧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

想到这一点,董存瑞毅然向左倾斜,站在桥中央,左手举着炸药袋,紧紧地粘在桥式地堡上,右手像雕塑一样直立不动地拔出导火索。听董存瑞大喊:“为了新中国,快跑!”刹那间,一声巨响,大地震动了。敌人的桥楼掩体被炸成了碎片。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非常感谢。

红色经典故事演讲稿【二】

每当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志愿者们雄伟的行进声在我耳边响起,我总是被感动。每当我被感动时,我都会想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难历程和举世闻名的2.5万英里长征。 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军被迫离开中央根据地,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难困苦,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

在长征的368个昼夜中,他们攀登了18座大山,穿越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占领了62个城市,冲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围攻,前进并穿越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军面对着30万装备精良的敌军,携带着大量行李,迂回地散布在地球上最危险的地区之一,最终战胜了2.5万英里的困难和危险。所有这些都让今天的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到不可思议。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 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成千上万的河流和山脉都闲置着。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雄伟的行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很冷。 更喜眠山千里雪, 战后,三军都很高兴。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vZ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