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饮食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2022-08-11 16:55: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派饮食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欢迎阅读!
海派,饮食文化,形成,趋势,及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派饮食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王晓彤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12

要:本文论述了海派饮食文化是如何在海派文化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并介绍了海派饮食的特点:包容性与可塑性、精细和处处创新,通过这些特点,海派饮食已经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为了保证海派饮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传播,本文提出来两个基本方案,一个是不断融入新的菜式如本帮菜点心,另一个是使海派饮食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海派文化;海派饮食饮食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56-01

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吴越文化就为海派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开始孕育了海派文化。在19世纪3040年代,海外各地的移民来到了上海,也促使了海派文化的成长。海派饮食就是在海派文化的滋养下开始发芽,并茁壮成长起来的。本文将论述海派饮食如何在海派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它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海派饮食形成的背景

顾名思义,海派即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海派文化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又融入了一些西方的文化,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吸收消化而形成的富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一种文化。海派文化包括了海派建筑文化、海派京剧文化、海派饮食文化等等。虽然上海的饮食文化并不完全等于海派饮食文化,但是上海饮食却是海派饮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派文化的形成是被鸦片战争促使的,在鸦片战争期间,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洋货、洋人、洋思想、洋经济长驱直入,随之而来的就是上海的租借。由于租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明显的高于当时的上海,这就激发了上海人抛下落后的思想,积极地像西方人学习。不但如此,由于政局的不稳定性,人口流动性大,全国各地的人,特别是苏、浙、粤等户籍的人都纷纷来到了上海,这就使上海短时期内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文化习俗,这为海派饮食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二、海派饮食的特点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的一句古话,著名作家梁实秋,搜尽觅全中国大江南北的美味佳肴著成了《雅舍谈吃》,在此书中,他不仅是谈吃喝,其实更是谈出了他的一种社会心态,一种处世哲学,一种审美趣味或人生追求。从上面的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饮食从古代就一直被中国人所推崇,并与之结合到了精神层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bH.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