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自了汉”的养生修炼法

2023-01-08 07:5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家“自了汉”的养生修炼法》,欢迎阅读!
道家,修炼,养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家自了汉的养生修炼法

作者:李小青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2年第01

自了汉原是佛家的用语,是指小乘佛教修炼者。这一称呼突显出小乘佛教修炼者的特征,即修炼目的与大乘佛教修炼者不同,不是普度众生,而是度自己。后来这个用语被道家借用来指道家修炼者中的一类人,这类人修炼不是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为了自身的健康,特别是为了在进入老年之后,能保持精力充沛、身体强健,少吃药、少看病,基本不仰仗家人子女的照顾,自主地生活,如有可能,用现代的话说再发挥点余热,最后做到无疾而终,尽享天年。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一类的道家修炼者,为数不少,他们大多心随己愿,健康度过余生,最后安然离世。道家自了汉的老年生活状态不也就是当代老年人所期盼的生活状态吗?此,道家自了汉的修炼方法是值得老年人借鉴的。

那么,道家自了汉的修炼方法是什么呢?是内丹术。内丹术是道家的核心修炼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说起内丹术,很多人一定会想,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方法,高深莫测,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啦,什么鼎炉火候啦,什么河车运转啦等等,一般人难以掌握。确实,内丹术内容庞杂,程序繁多。内丹术的代表作《周易参同契》借用炼外丹的术语,来阐释内丹修炼的过程,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读起来如同天书。并且特别强调性能量的转化(取坎填离即还精补脑),显得神秘。即使在中国古代,由于过于艰深,内丹术也只成为一个小众的修炼法,只在道观和一些土大夫、文人的府邸中流传,一般的民众很少问津。 不过,内丹术有一个发展过程,按道学专家胡孚琛的观点,在晋唐时期内丹术正式形成之前,有一个长达数百上千年的内丹术初传时期。难以掌握的是正式形成之后的内丹术,而初传时期的内丹术是古朴而简易的(尽管当时还未被冠以内丹术的名字),如老子《道德经》、《庄子》中所载的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抱一啬精长生久视以及心斋坐忘撄宁导引等方法,还有《黄帝内经》首篇《上古天真论》所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都可以说是初传时期的丹法即内丹术。 初传时期的内丹术因操作简单便捷,易收效,便于普及推广。胡孚琛先生在其著作《道学通论》中写道:唐以前丹法虽较古朴,但易修炼,无太多秘诀,故成道者亦多,这是不容忽视的。孙思邈没有丹经传世,但依古法修炼得道,寿过百龄,亦非后世一般丹家可比。当代老年人可以借鉴的,就是这种古朴的或者说是返璞归真的内丹术。这并不是说轻视或要摒弃成熟时期的内丹术。成熟时期的内丹术有着深刻的内涵,包孕有人体生命的奥秘,它应当是人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也可以是少数有能力的实践者所修炼的技术;但作为适合一般老年人的修炼方法,初传时期的,或者说返璞归真的内丹术似更能发挥养生保健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需要说明一下,所谓内丹是什么。内丹被称为体内的大药,但它并不是指产生于人体内类似于有效药物的东西,而是指人体在通过内修达到高度入静之后进入的一种身心极其平衡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体内的正气会自然涌现,循经而行,机体的功能会得到改善和增强,有病的人疾病会不治而愈,无病的人身体会更加健康。这种状态主要靠精神的修炼获得。因此内丹术(无论初传时期还是成熟时期)的核心在于修炼精神使之处于虚静的状态。 内丹术要求进行性命双修,即对(精神)”(身体)”都要进行修炼,具体法门为息相依。内丹术的核心在于精神的修炼,因此在性命双修中,修性为主;修命为辅;心息相依就是在意识引导下进行呼吸活动以诱导入静并诱发内气。如果是初传时期那种古朴内丹术性命双修,一般老年人都可以做到。

修性,简单一句话,就是放松入静,排除杂念,使心如止水。道家的一些经典,认为内丹修性并不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如《唱道真言》云:炼丹,非有事事也。无所事事,方谓之炼丹。人能无所事事,以至于心斋、坐忘,丹亦何必炼?丹至于不必炼,乃善于炼丹者也。说:夫无上之道,原无可道,无上之丹,原无所为丹,欲执象而求之,背道远矣。因此,作为老年人,对内丹术的修性没必要认为它高不可攀,完全可以走近它,掌握它,无非就是不执著、无所求,保持心境的淡泊虚静,进一步放松入静而已。当然,要做到正确且有深度,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最好在有经验者的指导下进行。

在当代,并不乏这种古朴的以修性为主的内丹术。不少放松入静的气功功法都可归于这一类。如上世纪50年代上海市气功疗养所创编的三线放松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创编的内养等。这些功法的核心就是调心,身体放松,调整呼吸(心息相依),排除杂念,使精神进入一种虚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机体功能得到改善增强,因而能收到自我防病治病之功效。现代的临床观察和科学实验已证明了这一点。有一个事例,是上海《新民晚报》20101115日的一篇整版报道,内容是我国整形外科著名专家张涤生院士以练习松功治愈自己严重抑郁症。现年94岁高龄的张涤生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整形外科创始人之一。二十多年前他曾罹患严重的抑郁症,用遍了各种中西医方法,均无效果。后来,他进行松功训练,不久就恢复了健康。该报道引用张院士的话说:“1990年,我决心采纳行为医学专家的提议,自我练习松功治疗。松功的要领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头顶开始,把全身大小长短不一的所有肌肉全部放松。每日一到两次,无固定时间,坐、躺都可以练。

从上至下默念放松,一贯到底,不让任何杂念掺入。一旦掺入,得重新来过。两个星期练习下来,终于做到:全身肌肉放松,进入安然半眠状态,迷迷蒙蒙,轻松自如。这时四大皆空,也许是进入了入禅状态。这样自我锻炼一年多时间,症状好转。到1995年春天,终于摆脱了抑郁症,恢复了正常。”“松功从本质上讲,也应是一个简易的内丹术:放松,排除杂念,进入虚静状态。既然如此严重的疾病都能够治愈,那么,内丹术能够治未病即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就用不着怀疑了。

因为内丹术的核心在于修性(精神)”,因此,凡属内练静修的方法,都可视为与内丹术同类。历史上的道家学者们就是这么看的。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就认为佛家的禅宗止观、禅定是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bD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