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挂名时

2023-05-18 15:4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榜挂名时》,欢迎阅读!
挂名,金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榜挂名时

作者:刘志坤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19年第08

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旧传有诗四句夸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这就是古人所谓人生四喜。这四句诗一般认为出自北宋汪洙的《神童诗》。汪洙幼年颖异,九岁能诗,号称神童。《神童诗》中的名句,还有家喻户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

中国人说话,往往习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到最后一句。所以,对古人来说,金榜挂名疑是最令人喜欲狂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将视角对准唐代诗人孟郊,可以说,孟郊的落第和得第,真实地反映出科举制度对古代读书人的影响。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 []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 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 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 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孟郊一生,两次落第,早年一直以隐士自居。貞元八年(792),42岁的孟郊赴长安应进士试。不过很不幸,他雄心勃勃,却失意而归。这是孟郊初次落第,诗人不禁悲叹,此番落第,又要在江湖中沦落了。诗中五、六句提到的离娄,据说是黄帝时人,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子野,即师旷,春秋时著名乐师,长于辨音识声。这两句以离娄和师旷喻考官,貌似在赞叹考官选人的眼力,其实用意明显在后两句:最好的宝物和最美的音乐,即便是离娄之明、师旷之聪也发现不了啊!——原来都是因为曲高和寡。诗人继而自负地表示:所以我写下这篇不同于世俗的小诗,寄赠给您。

但这次落第对孤傲自负的诗人真的没有影响吗?诗人真的对这次失利毫不在意吗?恐怕未必。在这一时期孟郊还写过一篇《感兴》: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草、柳的生命力,草拔了心还能不死,柳去了根复又繁茂,而自己落魄失意,浑身无力,都快要走不动路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贞元九年(793),孟郊再战科场,这次打击更大: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再下第》)人们都有一种经验,做梦时往往可以飞天遁地,日行万里,而诗人却于一晚多次起身,无法安眠,即便入梦,那梦短得连回家的时间都不够,笔触可真是纤细。 同年春燕 []

少年三十士,嘉会良在兹。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前贤与今人,千载为一期。……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盛气自中积,英名日四驰。……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

贞元十二年(796)春,孟郊终于中第,他不仅兴奋地以平生少有的快笔写下《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还专门写了这篇《同年春燕》,对少年嘉会做了不厌其烦的描述。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在宴会上得闻雅奏,更兼命运可能迎来大转机,故席间诸人情意激荡,喜气洋洋:从此之后,我们将永与沙泥别,和过去的生活彻底告别了。于是,欣赏音乐,趣味改变了,观物,那物也和往日不同了。以前是恍然无力行,现在是盛气自中积。以前是一夕九起嗟,现在则郁抑忽已尽,甚至开始展望自己的声名马上要播至四海了(英名日四驰)。

孟郊显然是过于乐观了。按照唐制,进士及第后,并不能立即授官,还需要经历为期三年的守选。孟郊虽有文才,却非能吏,加上性格狷介,不善变通,四年之后,方才得了一个溧阳尉的小官。后又因不屑俗务,县令以假尉代之,将其俸禄分掉一半。贞元二十年(804),孟郊黯然辞去溧阳尉一职。

但命运的绳索仍然死死地缠缚着这位诗人。他的大儿子十岁时病死,下面的儿子也一个个夭折。诗人凄苦哀叹: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文学史,这也许是大幸,因为它让我们听到了那个时代发自肺腑的真实声音;对个人,这却是大不幸。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8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