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迅》读后感

2023-05-11 06:31: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迅》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
《阿迅》读后感范文

《阿迅》读后感1

原本不知道有《阿迅》这,也不记得在哪个群里有人提到微信读书,我好奇地下载了,当进去之后,就有许多新书推荐,我在新书推荐里找寻自己想要看的书,用手指轻轻滑动手机屏,当看到《阿迅》封面上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迅,我是非常喜欢她的,毫不犹豫,我加入了书架,从此后每天看12章,在前天天早上,我终于看完了。

朱迅,我只在电视荧屏上看到,没看书之前我对她成长经历一点也不知道,大概知道她与我差不多年龄,曾患过什么肿瘤的病。在她润屋细无声的文笔中,我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让我更加佩服。

她家三姐妹都是优秀的,大姐漂亮,二姐力气大,朱迅自己是聪明调皮的。他在描写的日本比中国发达几十年,垃圾分类也比我们早了30年,佩服日本人的素质高。虽然我们痛恨日本人的残酷,但优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老不离家是贵人,少不离家是废人”因为姥姥的这句话,她选择去日本留学。

朱迅14岁进电视台,利用寒暑假拍戏,自从上高中后就再没有向父母伸过手,俗话说得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朱迅就是这样,在日本留学那么多年,坚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乐观是她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不论是扫厕所,还是在术后伤口撕裂的疼痛中端盘子,他始终都怀着良好的愿望与梦想,每天心平气和地去感受点点滴滴,苦的时候并不缺少快乐。

1999年,当学业有成后,不料,她爸爸生病了,她下决心回国陪父母并应聘上了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这时的她已修炼一身本事。也就在她爸爸的生病时与王志接触,产生了感情,后来成了“王的女人”。“我曾经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是翅膀”这是她对自己经历的评价。

《阿迅》这让我感触很多,现在她是中央电视台主力主持人,在台上她活泼开朗,大方而又精炼,看到这么光鲜的背后是多么努力的付出,我佩服她,喜欢她。 个人经历无法效仿,但最基本的.真理可以学习。遇见既收获,留下思考……

《阿迅》读后感2

“我曾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在读《阿迅》这本书之前,我对朱迅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位优秀、知名的央视主持人,而对她光鲜背后的出生及成长、家庭与事业、疾病与抗争一无所知,某次无意中看到这本书后忍不住拿起来细细品读并且一口气读完了她不为人知的三十年。

该书是朱迅的自传,讲述了她一路成长的故事。15岁因一次偶然机会成为童星,17岁赴日本边打工边留学,后进入NHK,在当地已很有名气的她又选择了回国,一切清零,一切从头开始……

该书文风明快,洗练细腻,阅读轻松,引人思忖。她的父亲是新华社的国际编辑,还担任过中国新闻学院的副院长,母亲则是一名大学教师,这样的出生即使她当时没有放弃名利,没有留学,没有经历过这种种伤痛,她的人生或许也会过的很好,但是我相信,她不后悔她的选择,因为这是一场关于青春和梦想、关于祖国和尊严、关于人生意义的探寻。也让身为读者的我们受用终身。尽管因为甲状腺肿瘤住进医院,手术后一个月她便回到了工作岗位;生活中,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光鲜亮丽的人,羡慕他们的出生、他们的成就、他们的名利双收,但实际上他们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跟普通人一样的不易、坚持和隐忍,事实上,无论你起的多早,总有人比你更早;无论你多努力,总有人比你更努力;无论你的生活有多辛苦,总有人的生活比你更辛苦;无论你被现实折磨的多凄惨,总有人比你更凄惨!

想为年轻朋友带来一份力量。这是朱迅写作《阿迅》的本意。她说,曾经历了背叛,才知道忠诚的价值;曾直面了磨难,才激起奋斗的意志;曾被嘲笑贬损,才知道尊重的意义;曾被四面围困,才知道倾听内心的声音;曾被病痛折磨,才领悟健康的金贵;曾感受到孤独,才珍惜真爱的陪伴;曾遭遇了绝望,才明白了梦想的力量;曾经历了生死,才懂得了因果的必然。

此书推荐给身在异乡独自打拼的年轻人,遇到困厄多一点微笑和坦然,在作者真挚细腻的笔下找回当初义无反顾的初心。

《阿迅》读后感3

“我曾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这是央视主持人朱迅的自传,讲述了她成长的故事。15岁因一次偶然机会成为童星,17岁赴日本边打工边留学。后进入NHK,在当地已很有名气的她又选择了回国。一切清零,一切从头开始……

从她的这本自传里,我读懂了乐观坚强,学会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在她17岁之前,可谓是没尝过苦头的人生。17岁以后来到日本,过着艰苦的求学生活。为了生计,她做里许多艰苦的事情:在异国他乡,与姐姐相依为命……她的这段经历触动了我,一切这么困难,她都坚持下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QL4.html

相关推荐